17/10/2025 11:24
《基金觀點》富達:日股基本面強韌抵銷外圍影響,結構性增長支持長期表現

免責聲明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核心摘要:
2025年日本股市受企業改革與通脹轉型支撐,日經指數創新高,2024財年股票回購額年增90%,核心通脹達3%,東京證交所推動解除交叉持股提升資本效率。
事實要點:
▷ 2024財年日股回購金額年增近90%
▷ 2025年初日本核心通脹逾3%(預期明年底降至2%)
▷ 預期日企股票回報率2026財年達10%、2028年11%
▷ 東京證交所要求股價低於帳面值企業改善管治
▷ 日本央行逐步加息維持寬鬆貨幣政策
2025年日本股市受企業改革與通脹轉型支撐,日經指數創新高,2024財年股票回購額年增90%,核心通脹達3%,東京證交所推動解除交叉持股提升資本效率。
事實要點:
▷ 2024財年日股回購金額年增近90%
▷ 2025年初日本核心通脹逾3%(預期明年底降至2%)
▷ 預期日企股票回報率2026財年達10%、2028年11%
▷ 東京證交所要求股價低於帳面值企業改善管治
▷ 日本央行逐步加息維持寬鬆貨幣政策
*通脹溫和有助實際收入增長並支持消費*
富達國際日本投資主管鹿島美由紀表示,隨著日本擺脫通縮,轉向溫和通脹,經濟及股市前景均現結構性轉變。過去數十年,持續通縮限制名義GDP增長,市場對家庭收入上升預期有限,企業亦偏向保守營運。目前日本貨幣、財政及薪酬政策,均為再通脹提供更有利環境。2025年初日本平均核心通脹逾3%,市場普遍預期明年底將降至約2%水平,通脹溫和有助實際收入增長並支持消費。值得留意的是,通脹愈來愈依賴工資趨升,以及政府與央行政策,多於僅靠成本上升。
日本央行正審慎推進貨幣政策正常化,在維持相對寬鬆的立場下逐步加息,將通脹控制於符合長期目標水平,達成通脹目標及避免抑制經濟增長之間取得平衡,有助維持利好的金融環境並支持股市。
*企業持續改革下股東回報率顯著提升*
企業管治改革重塑日企資本配置,及回饋股東已成日股結構性增長主題。東京證券交易所敦促股價低於帳面價值的日企改善企業管治,從而提升估值,更成市場的強勁催化劑。日企愈來愈關注資產負債表上資本效率偏低問題,撤出低回報業務,加強與投資者溝通,並提升公司透明度,為日股創造內在的上升動力。
企業持續改革下,股東回報率顯著提升,2024財政年度日本市場股票回購金額按年增近90%,此強勁勢頭延續至2025年。從工業到金融業等各行業日企善用股票回購以提高股本回報率,及改善資本結構。日企增加派息帶動日本市場股息率接近國際水平。這些轉變不僅反映日本經濟周期性復甦,也顯示日企營運理念轉變,從囤積現金轉向具紀律的資本配置。
母子公司齊上市情況逐漸減少,進一步凸顯資本效率改善趨勢。鹿島美由紀表示,過往日本大型集團採取母子公司齊上市,以保持集團財務靈活性和透明度。隨著監管機構的壓力、投資者積極參與,及企業管理層主導,正加速母子公司齊上市結構解體。這改變有助提高企業透明度,提升企業管治水平,股東意向等核心要素,支持日本市場長期持續增長。
日企深化改革帶動各行業的盈利能力現結構性增長。在2000和2010年代期間,日企平均股票回報率約介乎6%至8%,預期至2026財政年將提升至10%,2028年度達11%,持續上升的趨勢將收窄日本相對全球其他市場的估值折讓,令其長期估值獲重估。
*首相更迭為民主機制延續而非結構性風險*
政治局勢方面,首相更迭為民主機制的延續,而非結構性風險。雖然目前自民黨在國會處於少數派執政局面,但支撐日本經濟發展的政策框架依然穩固。無論自民黨內部領導層或執政聯盟成員組成如何變化,均促進日本經濟增長、企業改革及再通脹等政策方針有望延續,影響經濟正常化進程的機率偏低。
日本市場短期或受美國貿易政策,或全球貨幣偏緊縮影響而波動,惟在再通脹和深層結構改革的支持下,日本有望延續經濟和企業盈利增長趨勢,加上各項中期驅動因素,包括股票回報率趨升、企業管治改善、股東回報提升,及更多海外投資者參與等,帶動日股前景樂觀,未來數年有望展現韌性及上升潛力,於全球市場脫穎而出。
*銀行股估值可望持續重估,數碼轉型仍是關鍵主題*
富達國際基金經理曾敏前指,日本市場宏觀和微觀基本面均較市場預期強韌,推動日股主要指數近期再創新高。儘管市場短期仍具不確定性,潛在結構性增長趨勢,包括日本過渡至溫和通脹環境,日企調升銷售價格,春鬥加薪幅度上升,貨幣政策逐步正常化等,為中長期日本經濟及股市帶來正面影響。在此背景下,金融、建築、工業及公用事業等領域,均受惠於勞動力短缺、數碼化和基建需求推動訂單增長,帶動其穩定議價能力,且此等行業對美國關稅政策敏感度較低,正浮現吸引投資機會。
銀行業明顯為日本再通脹及企業改革的受惠者之一,於淨息差強韌、借貸成本偏低,及業界持續推進成本控制等因素帶動下,日資銀行股的盈利增長顯著,股本回報率持續改善,促使市場憧憬股東回報可望進一步提升。此外,解除交叉持股,及更有紀律管理資產負債表支持下,日本銀行業管理層向市場釋出更強意願回購股份。盈利能力趨升、企業管治改善及資本效率提升,意味日本銀行股估值可望持續重估,尤其在日央行逐步推進貨幣政策正常化的環境。
日本建築業隨著承建商選擇性投標,專注大型、高生產力項目,並有能力重掌議價權,利潤率提升。鑑於建造業就業市場仍緊張,私營投資不斷增加,需求大於供應,持續推升承建商的利潤率。最近公布的業績向好,遺留的低利潤率項目逐步完工,較新及價格較高的項目收入提升。鼓勵企業改革的環境,進一步加強日本建築業表現。對於更高資本效率要求,及改善資產組合的壓力,正促使發展商更積極推動資金回籠,從而提升股東回報。
數碼轉型仍然是關鍵的結構性增長主題。日本勞動力老化,日企正加快工作流程自動化,能捕捉當地系統整合及雲端遷移的需求,從而受惠的相關企業正浮現投資價值。儘管全球經濟仍存不確定因素,但近期業績公布證實日本軟件公司受惠國內強勁需求並具防禦性。此外,隨著日本國防開支預算提升至GDP的2%,潛在關稅問題帶來的政治壓力,或將支持國防相關行業盈利持續增長,國防投資主題已成投資的新亮點。
短期而言,隨著市場反映投資者對新政府延續支持通脹政策的預期,日本市場的贏家將不再局限於出口企業。至於中長期走勢,在企業改革、通脹正常化及政策穩定等因素支持下,日股有望跑贏全球其他市場。(wa)
*編者按:本文只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環富通》、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