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8/2025 16:07
《廣匯論勢-鄭廣復》金融市場將重返「7+10」循環魔咒
《廣匯論勢》昨天(28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第二季GDP修訂值,年率化後按季增幅上調至3.3%,大於預期的3%。另外,第二季PCE年率化後按季升幅輕微下調至2%,核心PCE則維持上升2.5%。今晚美國將會公布高頻的月度PCE變幅,市場預期7月核心PCE按年上升2.9%,略高於6月的2.8%。不過,上周五(22日)美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Jackson Hole央行年會上,發表鴿派的貨幣政策言論,代表美聯儲局最快將於9月份減息25基點,第二季GDP及PCE數據滯後,相比之下,鮑威爾的言論更具前瞻性及代表性。
不過,投資者需要注意,美聯儲局將於9月議息會後發布最新經濟預測。美聯儲局委員在6月的經濟預測中,將今年的核心PCE通脹率,由3月份預期的2.8%修訂至3.1%,2026年核心PCE通脹率亦由2.2%上調至2.4%。若然FOMC在9月議息會後決定減息25基點,理應同時下調通脹預測,以反映當局高估了關稅大幅推高通脹的可能性。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鮑威爾將於明年5月任期屆滿後不獲續任,同時他亦不會留任理事一職,特朗普必然會安插貨幣政策立場與他一致的人掌管美聯儲局,美國在特朗普任期內的貨幣政策是否必然鴿到底,甚至真的將聯邦基金利率降至1厘?我認為絕不可能,有亦絕非好事!莫說目前美國7月整體通脹率在2.7%,就算降至2%,美聯儲局不可能令實際利率降至零以下。
*共和黨中期選舉料失眾院控制權*
我開始擔心,特朗普在上任不夠一年已搞到神憎鬼厭,恐怕共和黨在明年中期選後將會失去眾議院控制權。美國國會將於明年11月3日改選,所有435個眾議院議席需要重選,而參議院100個議席當中亦有35個席位需改選。一個統計數字就幾可斷定,共和黨在中期選後將會失去眾議院控制權。
自1938年以來的22次中期選舉後,執政黨在其中20次選後失去眾議院控制權。此外,總統的工作認受率亦對中期選有極大影響。在1938至2018年,6個美國總統的工作認受率介乎40至45%,該執政黨參議院的席位變動介乎減少9席至增加2席,平均失去4席;眾議院的席位變動則介乎失去63至13席,平均失去36席。
另外,雖然特朗普在2024年的大選中全取七大搖擺州,但普選票數僅得49.8%(哈利斯亦更只得48.3%),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我有預感這七大搖擺州將再次Swing back!屆時特朗普將會失去政策主導權,所有借特朗普效應而升值的資產,很可能在明年下半年或2027年開始大幅貶值!
*美聯儲局再行寬鬆催生資產泡沫*
美股三大指數過去三次大調整,其最低點相距約32個月,而只有疫情底是跌穿50月線,按此推斷,下一個美股大跌的低位將發生2027年9或10月,看來金融市場又重新回到「7+10」的循環魔咒(7字尾年份的10月)!若以美國美聯儲局的貨幣政策前景分析,很可能是在特朗普的干預下,美聯儲局的貨幣政策走向終極寬鬆催生的資產泡沫爆破所導致。
換言之,受惠低息的資產將會持續升值,例如貴金屬及虛擬貨幣,而主要非美貨幣雖在今年下半年進入下跌周期,但至今跌幅相對溫和,美聯儲局將在今年餘下時間再減息合共50基點,非美貨幣更難大跌,明年美聯儲局易帥後,再加上共和黨在中期選失利,到時特朗普可以掌控的或只有美聯儲局,唯一可用的招數可能就是減息,而且欲要重振美國製造業,背後必須要弱美元配合才可事半功倍,若然劇情真的如此發展,投資者就應開始為美股及美元將自明年開始走弱作好準備!《資深市場分析師 鄭廣復》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不過,投資者需要注意,美聯儲局將於9月議息會後發布最新經濟預測。美聯儲局委員在6月的經濟預測中,將今年的核心PCE通脹率,由3月份預期的2.8%修訂至3.1%,2026年核心PCE通脹率亦由2.2%上調至2.4%。若然FOMC在9月議息會後決定減息25基點,理應同時下調通脹預測,以反映當局高估了關稅大幅推高通脹的可能性。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鮑威爾將於明年5月任期屆滿後不獲續任,同時他亦不會留任理事一職,特朗普必然會安插貨幣政策立場與他一致的人掌管美聯儲局,美國在特朗普任期內的貨幣政策是否必然鴿到底,甚至真的將聯邦基金利率降至1厘?我認為絕不可能,有亦絕非好事!莫說目前美國7月整體通脹率在2.7%,就算降至2%,美聯儲局不可能令實際利率降至零以下。
*共和黨中期選舉料失眾院控制權*
我開始擔心,特朗普在上任不夠一年已搞到神憎鬼厭,恐怕共和黨在明年中期選後將會失去眾議院控制權。美國國會將於明年11月3日改選,所有435個眾議院議席需要重選,而參議院100個議席當中亦有35個席位需改選。一個統計數字就幾可斷定,共和黨在中期選後將會失去眾議院控制權。
自1938年以來的22次中期選舉後,執政黨在其中20次選後失去眾議院控制權。此外,總統的工作認受率亦對中期選有極大影響。在1938至2018年,6個美國總統的工作認受率介乎40至45%,該執政黨參議院的席位變動介乎減少9席至增加2席,平均失去4席;眾議院的席位變動則介乎失去63至13席,平均失去36席。
另外,雖然特朗普在2024年的大選中全取七大搖擺州,但普選票數僅得49.8%(哈利斯亦更只得48.3%),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我有預感這七大搖擺州將再次Swing back!屆時特朗普將會失去政策主導權,所有借特朗普效應而升值的資產,很可能在明年下半年或2027年開始大幅貶值!
*美聯儲局再行寬鬆催生資產泡沫*
美股三大指數過去三次大調整,其最低點相距約32個月,而只有疫情底是跌穿50月線,按此推斷,下一個美股大跌的低位將發生2027年9或10月,看來金融市場又重新回到「7+10」的循環魔咒(7字尾年份的10月)!若以美國美聯儲局的貨幣政策前景分析,很可能是在特朗普的干預下,美聯儲局的貨幣政策走向終極寬鬆催生的資產泡沫爆破所導致。
換言之,受惠低息的資產將會持續升值,例如貴金屬及虛擬貨幣,而主要非美貨幣雖在今年下半年進入下跌周期,但至今跌幅相對溫和,美聯儲局將在今年餘下時間再減息合共50基點,非美貨幣更難大跌,明年美聯儲局易帥後,再加上共和黨在中期選失利,到時特朗普可以掌控的或只有美聯儲局,唯一可用的招數可能就是減息,而且欲要重振美國製造業,背後必須要弱美元配合才可事半功倍,若然劇情真的如此發展,投資者就應開始為美股及美元將自明年開始走弱作好準備!《資深市場分析師 鄭廣復》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