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2025
澳門雙年展2025|是藝術家也是遊客?專訪香港藝術家白雙全,三日兩夜的新版《谷之旅》
澳門年度藝術盛事「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5」早前於澳門藝術博物館揭幕,開幕的周末非常熱鬧,各地藝術家、媒體、觀眾雲集,46位藝術家之中,包括徐冰、宋冬、Ann Hamilton等名家,還有香港的林嵐、鍾正和白雙全。
Hey!來做一個遊客
「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5」由中國內地著名獨立策展人馮博一以「嗨,你幹甚麼來了?」為主題策展。觀眾踏入展場,第一個見到的作品是中國藝術家宋東的作品《非問非答》,一位制服人員於仿出入境的關卡,給你一本「護照」開始往後的觀展行程。在宋東作品旁邊,有一塊屏幕在牆角播著澳門市面的影片,地上有磚塊及散落一地的澳門硬幣。一路行,經過薛峰的《兩個澳門》、林嵐的《來自星星的潔癖菌》等作品後,上落地玻璃通道又見到另一澳門街景電視和磚頭、硬幣,在其他樓層的不同位置亦發現類似的裝置。原來這是白雙全的參展作品《谷之旅(2025 澳門版)》,像車站一樣,讓觀眾駐足、停靠。
白雙全
白雙全的參展作品《谷之旅(2025 澳門版)》,多個裝置散佈在展館各個樓層。
《谷之旅》原是白雙全2006年的創作,藝術家當年拿著東京地圖集,將地圖兩頁之間的摺痕位作為旅遊路線。究竟,二十年後的《谷之旅》是怎麼回事?記者訪澳期間,找到白雙全細談這項「藝文薈澳」委約作品,以及他有關旅遊題材的創作理念。
澳門遊客分兩類
今次參與「藝文薈澳」的作品雖然也叫《谷之旅》,卻是2006年《谷之旅》的逆向操作:放下地圖集,以澳門33號巴士路線為旅行路線,循環乘搭,一站一站地遊歷。
白雙全分享創作過程:「我之前來澳門考察了好幾次,每次都會留半個月。在我看來,澳門遊客有兩類。一類是兩日一夜的遊客,來觀光,買買手信,行行大三巴,就是我的短片所拍攝的。另一類是經常來的旅客,去賭場的那些,他們基本上是澳門的熟客,可是賭場內的畫面、互動、觀點都不能夠給我呈現出來,所以我用了錢幣和磚來表達。」
他很喜歡觀察澳門大大小小的賭場,每一家都有不同的特色,但又不約而同令人感受到澳門獨有的氣質,「澳門賭場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那些錢/ 籌碼散開來,自動有人將它們疊好變得整齊,給我很強烈的印象,有東西散落了,自動重新排列整齊。我認為這是一個核心動作,我直接呈現於作品之中。」細看《谷之旅(2025 澳門版)》裝置散落地上的澳門硬幣,有些像籌碼般一棟棟疊好,排在磚塊上。硬幣的意象、意涵,在遊客和本地人眼中各有聯想。
作品用上大量澳門硬幣,有些散落地上,有些像籌碼般一棟棟疊好,排列在磚塊上。硬幣的意象、意涵,在遊客和本地人眼中各有聯想。
下一頁:距離感,是藝術也是生活課題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美國全球徵收新關稅,轉口貨物收額外40%關稅,你認為中美誰贏了?►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