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奢侈品成為藝術品:12.1億美元的金廁所,是藝術還是荒誕?
信不信由你!一個由黃金鑄造的座廁也可以是一件藝術品。剛剛在 Sotheby’s 的拍賣會上,一個由藝術家 Maurizio Cattelan 用黃金打造並命名為 《America》 的金廁所,以大約 12.1 億美元成交。蘇富比最初只透露買家是一個知名品牌,但最後我們知道買家竟然是 Ripley’s Believe It or Not!。一個黃金座廁放在「信不信由你」博物館內,整件事立即變得合理又合情。

Courtesy: Maurizio Cattelan, Sotheby’s
藝術品的價值從來沒有一個標準。一個用黃金做的座廁,其藝術成份究竟值多少錢?我們可以嘗試計算一下。這個黃金座廁總共用了 2,440 安士黃金,以執筆時平均每安士 4,080 美元計算,如果將座廁溶掉,黃金的價值接近 1,000 萬美元。所以未計其他成本在內,這個座廁的藝術成份大約200 萬美元,已經可以買好多個全自動座廁了。
用珍貴材料打造天價藝術品,究竟是藝術成分高,還是材料價值高?讓我們看看一些參考例子。第一件是 Damien Hirst 創作的 《For the Love of God》 鑽石骷髏頭。Hirst 以一個十八世紀人類頭骨為基礎,先用白金複製,再在表面鑲上 8,601 粒無瑕鑽石,而額頭中央更鑲有一粒約 52 卡的粉紅鑽。更驚人的是,原本頭骨的牙齒原封不動保留下來。這個鑽石骷髏頭總共耗資超過 1,500 萬英鎊打造,估值超過 5,000 萬英鎊。我自己覺得這件作品的確有意思,因為無論你有多少身家,始終都敵不過死亡。

Courtesy: Damien Hirst
第二件作品是 Andy Warhol 的 《Diamond Dust Shoes》。同樣用了珠寶物料,但氣氛完全不同。一隻隻高跟鞋堆疊成花,配上 Warhol 拿手的鮮艷色彩。這幅畫以絲網印刷油墨製作,再灑上真正的鑽石粉,使作品在燈光下閃閃發亮。Warhol 擅長將消費社會的欲望放大,永恆的鑽石在他手中,只化為短暫的高跟鞋點綴。

Courtesy: Andy Warhol, Sotheby’s
人大了,思考也多了。如果一件藝術品能夠令你產生思想上的衝擊,我覺得用珍貴材料絕對沒有問題。畢竟,對藝術品的解釋與價值,始終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