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5-10-08

高市早苗勝選與反建制勢力冒升

  日本自民黨上周六(4日)舉行總裁選舉,第三次參選的高市早苗在第二輪投票中勝出,成為自民黨第29任總裁,也是該黨70年歷史上第一位女總裁。按照目前的政治形勢,預料在本月中日本眾議院的特別會議上,高市將被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指定為新一屆日本首相,她將是日本第一位女首相。

 

  眾所周知,儘管日本憲法規定男女平等,但實際上女性在現代家庭中的地位仍普遍低於男性,女性在職場的收入更是遠低於男性,而且她們很難衝破「玻璃天花板」。因此,高市在競選中擊敗四位男性對手,成為日本最大政黨的最高領導人,已經是一次歷史性的突破,具有極大的象徵意義,顯示出日本社會的變化。

 

 高市早苗料在本月中成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 (AP)

 

經濟環境惡化,民怨持續積聚

 

  日本的政治體制參照英國模式,在國會眾議院獲得多數席位的政黨有權組閣,由該黨領導人出任首相。如果一黨無法獲得一半以上的席位,可以由若干政黨組成執政聯盟,推舉其中一位政黨領袖出任首相。最近幾年,自民黨雖然是第一大黨,但因無法單獨獲得過半數議席,只好與公明黨聯合執政,但首相都是由自民黨總裁出任,去年10月1日就任首相的是石破茂。此前,他在自民黨黨內總裁選舉中戰勝高市,但出任日本首相後民望一直較低。

 

  日本經濟增長乏力,2024年的經濟增長僅有0.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今年可以達到0.6%,略有好轉,但普通民眾的感覺往往是通脹上升(米價上漲),工資停滯。對政府不滿的民怨持續積聚,矛頭自然指向執政的自民黨。由於民意支持不斷下降,自民黨領導的執政聯盟去年和今年在眾議院和參議院先後失去過半數席位,這在歷史上也是第一次。因選舉失敗而遭黨內逼宮的石破,上月宣布了他的「艱難決定」:辭去自民黨總裁職務,不再做首相。

 

 自民黨領導的執政聯盟在選舉連番失利,致石破茂上月辭任自民黨總裁。(AP)

 

  於是,自民黨上周舉行了總裁選舉,希望能選出符合民意的新領導人,帶領自民黨挽回民意,在未來的選舉中重新掌握眾參兩院的決定權。

 

反建制勢力興起,自民黨上下一心

 

  高市屬於「草根出身」,父親在豐田汽車公司的相關企業工作,母親是警察,家族並沒有從政的傳統或顯赫的地位。她自己努力打拼,而且愛好很不一般。中學時她喜歡騎電單車,在當選國會議員之後還騎過一段時間,後來為防止意外而放棄,轉而攢錢買了白色跑車。她在大學期間與同學組成搖滾樂隊,擔任鼓手。這些經歷和個人特點,讓她顯得與一眾男性政客頗為不同,尤其是與她競爭總裁職位的那幾位政客,而她的主要競爭對手小泉進次郎,乃是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之子,出身於典型官僚世家。

 

  日本面臨的經濟形勢是物價上漲、工資上升停滯、勞動力短缺令政府不得不引入外勞,以及為創造就業機會而積極推動旅遊業,這導致大量外國遊客湧入,令一些地區遭受「過度旅遊」之患,當地人的正常生活受到衝擊。有人將這些痛點歸咎於執政多年的自民黨建制派無能,很多議員來自政界世家,保守有餘,創新不足,處事謹慎,缺乏勇氣。這種反建制力量抬頭,是自民黨在國會選舉中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自民黨內部,地方基層黨員比長居東京的國會議員對此有更深的體會,他們也比議員們更傾向於支持反建制派的立場,希望新領導人能開拓新局面,能順應民意,令自民黨重振雄風。上周自民黨總裁選舉的選票,分為議員票和地方黨員票,選前民調顯示,高市獲得較多地方黨員的支持,這可能與她提出的反對接收大量外國移民、主張日本應設立指揮中心來專門管理在日外國人、反對外國人在日本買地等政策主張有直接關係。在正式投票的第一輪中,高市在地方黨員票方面以大比數領先所有候選人,與事前的民調完全一致。

 

 小泉進次郎是高市早苗在自民黨總裁選舉的主要對手 (AP)

 

  由於無人得票過半數,要舉行第二輪投票,由位居前兩位的高市和小泉進行一對一單挑。此時,高市得到前首相、自民黨最高顧問麻生太郎的支持,這是她最終獲勝的關鍵。作為黨內最有影響力的派系掌門人,現年85歲的麻生在第二輪投票前要求他自己派系內的議員支持高市,於是第一輪只得到64張議員票的高市,在第二輪投票中獲得149票;而第一輪得到80張議員票的小泉,在第二輪只得到145張議員票。兩輪都在地方票佔優勢的高市最後得到185票,落敗的小泉只得到156票。

 

  這一結果也說明,自民黨內部展現出上下一心,支持高市早苗,因為她的立場更接近普通民眾的情緒,更容易為選民所接受。高市上台,將有利自民黨在未來日子改變形象,爭取在下次國會選舉中重整河山,奪回控制權。

 

經濟沿用安倍政策,外交繼續親美主軸

 

  如果高市下周順利當選日本首相,日本的內外政策都會有所改變。由於高市被視為已故首相安倍晉三政治衣缽的繼承人,她的經濟主張預計不會太偏離「安倍經濟學」,即在金融政策方面實施量化寬鬆,促央行放水,在財政政策方面加大政府投資,推出基礎設施項目,刺激經濟增長,同時實施結構性改革,吸引外資,促進女性就業,緩解人力資源短缺。日本股市周一(6日)漲幅超過百分之六,說明投資界已經對此作出相應的反應。但與當年安倍時代的通縮環境不同,現在日本出現了通脹,高市的新政府可能要審慎出擊,對安倍的經濟政策作些調整,不可能完全照搬。

 

 高市早苗被視為已故首相安倍晉三政治衣缽的繼承人 (AP)

 

  在外交政策上,高市同樣會繼續安倍的外交定位,即加強與美國的盟友關係,提升軍力,擴大與澳洲、印度等國家的軍事合作,抵消中國的影響力。安倍與特朗普有良好的私人關係,兩人曾經在日本和美國一起打高爾夫球。高市在這方面也有潛力,她大學畢業後曾經在松下電器創辦的松下政經塾學習,並獲其獎學金前往美國,在民主黨國會眾議員施羅德(Pat Schroeder)的辦公室實習一年。這令她對美國政治尤其是華盛頓的官僚體制運作有一定的了解和體驗,也為她回日本後寫書、從政奠定了基礎。因此,估計她與美國政客打交道不會感覺生疏,這可能有助於日本應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日美雖已簽訂貿易協定,美國對日本徵收15%關稅,但很多細節尚未敲定,例如日本對美國的巨額投資會包括哪些具體項目),在今後的談判中,高市過往的經歷可能會有所幫助。

 

  鑑於中美之間的競爭關係會長期存在,日本已經選邊,高市如果做了首相,日本今後可能會與美國站得更近。今年4月,身為日本政府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的高市,曾經前往台北去見賴清德,並曾鼓吹「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可見,高市領導的日本政府如果秉持她這種立場,在台灣問題上可能會與北京發生矛盾,這對中日關係可能是一個定時炸彈,因為台灣問題是中國外交政策中的紅線,處理台灣問題絕對沒有含糊的可能性。另外,高市曾經多次參拜東京的靖國神社,遭到中國、韓國和亞洲其他國家的批評與譴責,日後她在這個問題上的動作可能是另一個定時炸彈。由此看來,展望高市上台後的中日關係,絲毫不容樂觀。據媒體報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日前在回答相關提問時表示,「希望日方能恪守中日兩國間的四個政治文件各項原則和共識,信守在歷史、台灣等重大問題上的政治承諾,奉行積極理性的對華政策,把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定位落到實處」。假如高市領導的日本政府表現出不理性,在台灣問題上再搞小動作,北京肯定會採取相應的措施來應對。我們當然希望不出現這種情況,因為這會損害中日兩國人民的長遠利益。

 

  本土主義、排外主張、反建制情緒,這些在歐美部分發達國家出現的社會現象,嚴重影響了當地的政局,也影響了國際關係和經濟全球化。日本的政治體制和社會結構與那些國家比較接近,遇到的問題也相似,因此有評論認為,這次自民黨的總裁選舉顯示,特朗普主義已經傳到亞洲。這樣說可能略有誇大,因為日本的國情是獨一無二的,但高市在選前辯論時說的一句話,卻很接近特朗普的風格。當時主持人讓每位候選人用英語講幾句話,高市只說簡短的一句:「Japan is bac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更多威少看世界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大國博弈 #威少看世界 #國際評論 #高市早苗 #自民黨 #日本首相 #小泉進次郎 #麻生太郎 #安倍晉三 #美國 #特朗普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關稅戰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