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3
中國經濟 | FOCUS | 黃金周折射「溫差」訊號,官媒點題「十五五」核心資產
鐵路客量新高、電影票房新高、高德地圖日活新高……內地國慶中秋「超級黃金周」甫一啟幕,多項指標齊創紀錄。官媒喉舌《人民日報》連續兩日馬不停蹄發文,強調「看經濟要堅持兩點論,用好辯証法」、「中國從不缺乏投資機會和市場空間」。時值中央政治局最新確認「十五五」基調,風向直指未來核心資產的底層邏輯。
多指標創新高,證經濟分化惟勢好
官方估算雙節假期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23.6億人次之際,僅首日(1日)計,鐵路部門即發送旅客2313.2萬人次,創單日新高;高德地圖的日活用戶突破3.6億,導航里數超過90億公里。故宮、西湖、泰山、九寨溝等熱門景區人流如鯽,就連香港沙田馬場亦刷新遊客單日入場紀錄,高速公路服務區更現充電樁「排隊叫號」奇觀。
國慶中秋「超級黃金周」首日,鐵路部門即發送旅客2313.2萬人次,創單日新高。(AP)
長假效應加持觀光消費強勁復甦,一掃社會消費品零售連續三個月低於預期的頹風,《人民日報》周四(2日)即以「科學客觀看待我國當前經濟發展態勢」為題,就關於經濟形勢的「唱衰聲音」指,宏觀數據同部分微觀主體感受會有「溫差」……不能因為部分經營主體感受不好就否定整體經濟形勢,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總的看,我國經濟「形有分化、勢在向好、未來可期」。
從L型到兩點論,明確保持政策定力
此「兩點論」、「溫差論」,如同《人民日報》2015年引述「權威人士」明確,「中國經濟長期是L型」,都發出政策將保持定力的信號,暗示「十五五」絕不重走大刺激、大放水老路。
官媒喉舌《人民日報》發文,強調「看經濟要堅持兩點論,用好辯証法」。
而對比最新政治局會議與2020年9月底政治局會議,對「十四五」、「十五五」的基調,最大區別是明確「堅持高質量發展」。
《人民日報》最新文章對此呼應指,產業轉型升級,不同區域、行業、群體會出現分化,「人工智能相關行業薪酬增速是其他行業2倍,相比之下,房地產相關行業吸納就業減少、薪酬縮水」,強調要通過改革發力、政策給力,著力縮小「溫差」,努力讓民眾享受發展紅利。
高質量發展,資本、勞動力享红利
從2022年二十大報告將高質量發展定義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同時黨章修正案新增「推動高質量發展」;到最新定調「十五五」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都直指未來核心資產的底層邏輯。
《人民日報》周五(3日)續發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蘊含重大機會」文章,點名包括產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和人才紅利、消費擴容升級、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都市化和都市更新、保障及改善民生等六個「前所未有」重大機會。
未來核心資產勢包括前沿科技、先進製造、消費升級等領域的龍頭央企、民企的股權。(AP)
就資本市場而言,未來核心資產勢包括前沿科技、先進製造、消費升級、戰略資源、新型基建等領域的龍頭央企、民企的股權。換言之,相關的資本及勞動力,將成為分享中國高質量發展紅利的關鍵載體。
撰文:金子安
【你點睇?】特朗普簽令宣布批准TikTok賣盤,你是否滿意該交易?►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