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5-05-26

香港經濟不是很差嗎?公司為何遷冊來港?

  猶記得,過去有句廣告口號:「行船爭解纜,月餅我賣先」,可謂深入人心。日前政府宣布開始接受公司遷冊申請,AXA立即宣布將會遷冊來港,大有「遷冊我行先」的風範,自然亦有為政府助威的味道。事實上,立法會近日才通過公司遷冊的法例,但據傳已有多間跨國企業查詢詳情,有部分早已作出決定,主要是保險公司,但AXA這麼行動迅速,畢竟令人矚目。

 

  所謂的公司遷冊制度,是方便在外地成立的公司以簡單便捷的途徑遷冊來港。過去有關公司一般先要在原註冊地清盤或重組,才能夠用原有名稱在港註冊,新制度則制定新的法律程序,透過新的規範,遷冊公司可以保留法律上的身份之同時,繼續從事公司的主要業務,大幅減省冗長的法律程序,為遷冊節省大量時間及金錢。

 

在新制度下,於外地成立的公司能簡單便捷地遷冊來港。(Shutterstock)

 

  聰明的讀者或許會問,公司為何需要遷冊?原來根據近年國際稅務和監管發展,在傳統離岸司法管轄區例如英屬維京群島、開曼群島等地的註冊公司,其營運及合規成本大幅攀升,跨國企業因而傾向遷冊至具實質管理功能之地區,香港就是其中一個熱點。說得白一點,原來的逃稅天堂將難以逃稅,跨國企業為免被雙重課稅,惟有急急腳找新落腳點。

 

  原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已經與140個司法管轄區達成協議,將落實國際稅務改革框架,對大型跨國企業集團實施15%全球最低稅,從而避免數碼化經濟帶來的侵蝕稅基和轉移利潤。換言之,在港營運的跨國企業將要繼續在港繳交至少15%實質稅款,同時亦要在其註冊地繳交至少15%實質稅款,所以離岸公司再無任何好處,甚至有機會被雙重課稅,於是要重新調整公司的運作方式。香港有大量在港營運而非在港註冊的公司,如果無更好的選擇,或許需要遷冊回港,香港政府今次可謂反應快速,及時推出公司遷冊制度。須知道,香港立一條法例需時一至兩年,今次政府及早準備,財庫局或許可記一功。

 

香港內部經濟保持穩定,最新全年經濟增長率維持在2%至3%。(Shutterstock)

 

  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跨國企業最終選擇來港,而沒有選擇香港的競爭對手,自然因為對香港經濟前景充滿信心,實際亦是對大灣區,以至國家的經濟發展有信心。目前,香港市面情況可能不太理想,但內部經濟仍保持穩定,最新全年經濟增長率維持在2%至3%,並沒有因為近期的不利因素而大幅下跌。雖然,中美貿易戰目前只是暫停,未來何去何從實在難以論斷,但從今次遷冊事件來看,筆者對香港前景還是審慎樂觀。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四徑跑手」的驚人意志原來是這樣練成的:小時候曾挨窮挨餓,17歲來港定居,言語不通,沒有朋友… 到現在成為消防處救護總隊目► 即睇

更多港是港非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港台評論 #港是港非 #遷冊 #稅務 #香港經濟發展 #法律程序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關稅戰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