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4
香港開放數據計劃:提升政府服務+促進智慧城市發展
香港作為亞洲的金融中心,推行開放數據計劃的目的是為了提升政府服務質量、促進經濟增長及增強市民的參與感。智慧生活開放數據的有效利用,不僅能提升市民的生活質量,還能促進社會整體的可持續發展。透過數據驅動的創新,我們可以共同打造更智能、更便捷的城市生活。
香港的開放數據平台提供了多樣化的數據集,包括社會、經濟、交通和環境等領域。這些數據集的多樣性為創新提供了基礎。如香港政府的開放數據平台上提供了交通流量數據,開發者可以利用這些數據創建智能交通應用,幫助市民更好地規劃出行路線。數據的更新頻率能夠影響其實用性。政府應定期更新數據,以確保其準確性。可應用在環境監測的數據每小時更新,讓市民能夠即時獲取最新的空氣質量數據,從而更好地調整出行計劃。
開放數據的社會影響也是重要指標,可以通過調查了解開放數據如何影響政策制定和社會參與度。而數據質量直接影響用戶的信任度。政府應建立有效的數據質量管理機制,定期檢查數據的準確性。社會經濟指標如失業率和通脹率需經過嚴格的統計方法進行驗證,以確保數據的可靠性。
數據的標準化程度影響其可用性。數據應以一致的格式提供,便於用戶分析。例如香港的開放數據平台提供的數據均遵循CSV格式,方便開發者進行數據分析和應用開發。
評估、收集和分析成功的應用案例是評估開放數據計劃成效的指標。通過分析用戶對開放數據平台的訪問量和下載次數,可以評估其受歡迎程度,顯示出對這些數據的需求。
數苗青少年慈善基金創會會長兼召集人翁希廉先生(Willis Yung)表示: 「 近年,網絡詐騙案件急增,手法層出不窮,已演變為一場嚴峻的社會危機。儘管警方加強宣傳,並與銀行界聯手推出多項反詐騙措施,但成效似乎追不上犯罪技術的迭代速度。根據警方數據,2025年首八個月本港便錄得超過28,000宗騙案,總損失金額高達50億港元。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術的廣泛應用,詐騙手法正經歷一場革命性的升級。與其繼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地應對層出不窮的個案,我們更應從根本入手,建立一道可持續的社會防線。本文認為,借鑑當年推廣交通安全教育的成功經驗,為年輕一代推行全面而深入的數碼公民教育,是解決未來網絡安全」
香港數字金融協會聯席會長陳家豪表示: 「政府需要確保個人數據在開放過程中不被濫用。因網絡詐騙日趨猖獗,AI技術令騙案更難防範。與其被動應對,不如借鑑交通安全教育經驗,從小培養青少年數碼素養。如同學習外語和藝術,從小建立網絡安全意識更為容易,長遠可提升整個社會的「數碼免疫力」,從根本解決問題。」
建立有效的公眾反饋機制,讓用戶能夠提出建議和意見,對優化開放數據計劃至關重要。如跨部門合作是推進開放數據計劃的重要保障。另該製訂政策,用以分析各部門在資源和數據共享方面的表現,揭示開放數據計劃的整體效能,形成更全面的數據集供公眾使用。
將香港的開放數據計劃與其他城市或國家的類似計劃進行比較,可以幫助評估其在全球範圍內的競爭力。
由香港科技創新促進組(HKtag)舉辦的「開放數據應用比賽」(Open Data Hackathon)已連續第五年舉辦,「開放數據應用比賽2025」啟動禮暨簡介會已於上星期六(10月11日)於起動九龍東辦事處展覽廳順利舉行!是次簡介會榮幸邀請到數字政策辦公室數字政策專員黃志光先生、起動九龍東辦事處起動九龍東專員靳嘉燕女士、以及HKtag會長 Eddie 致開幕辭。而數字政策辦公室及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對更對是次活動的全力支持,以及起動九龍東辦事處為是次啟動禮借出場地。
參加「開放數據應用比賽2025」,利用數據分析創新,改善社會生活質素,推動智慧城市發展!
有意參賽有一溫馨提醒,計劃書提交及報名截止日期為 2025年11月17日(星期一)!!
活動網站:https://events.hk-tag.org/smart-economy-tc/
總體而言,評估香港開放數據計劃的成功與否是一個多維度的過程。通過對數據可獲取性、數據質量、使用率、應用案例、政策框架、公眾參與、跨部門合作及國際比較等方面的深入分析,我們可以全面了解開放數據計劃的實際成效。
隨著數字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開放數據在香港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將愈加重要。唯有透過科學的評估與持續的優化,香港的開放數據計劃才能切實實現促進創新、提升透明度及增強市民參與的目標,從而為香港的未來帶來更多機遇與挑戰。我們應該積極借鑒成功經驗,推動創新,以共同創造一個更美好的香港。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中美貿易戰突然全面升級,分析指雙方已留轉圜空間,你是否認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