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1
擁有五十輛法拉利的矽谷港人,Nasdaq車手
擁有一輛法拉利,肯定是個有錢人。有五十輛法拉利,會是怎樣一個人?
過去30年,在矽谷及美國科技界有一個香港人基本上無人不曉,那就是Alfred莊思浩。Nvidia黃仁勳(Jensen Huang)和莊思浩(Alfred Chuang)都是矽谷成功的華裔科技創業家,但兩人的創業軌跡、公司規模和財富累積速度有所不同。
Alfred 出生年份1968年, 40歲時創業公司BEA Systems(創立於1995年)被甲骨文以85億美元收購,BEA是中間件(Middleware)領域的巨頭,2001年巔峰時市值曾達300億美元。
2008年,BEA莊思浩作為聯合創始人兼CEO,持股比例約1-2%(依創始團隊稀釋後推估)。40歲時身家估算在8億至10億美元之間。
「BEA只坐法拉利」已經成了莊思浩的名言。正如法拉利的名言「只為法拉利人做法拉利」,原本莊思浩鍾情醫學,想成為一名醫生,直到有一天,他對著鏡子端詳了半天,「我對著鏡子想,如果我是病人,看到長這個模樣的醫生要幫我開刀,我也不要,」莊思浩如此自嘲道。
當然,真正促使他改變的還是電腦的魅力。
19歲,他就從舊金山的大學畢業,獲電腦學士學位。然後進入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獲得碩士學位,專攻分布式數據管理。他的畢業論文成為關係型資料庫的一本經典著作。
有了這塊「敲門磚」,莊思浩進入剛剛崛起的SUN公司,工作9年。除了技術領域的成就外,還擔任各種高級經理職位,在軟體開發、運營管理、跨國運作等各方面展示才能,在工程師中屬於少見的全能型人物,因此一路高升至SUN集成系統服務部的首席科學家。IBM PC平台的TCP/IP網絡,就是由他開始出原型產品。
1995年1月,進入而立之年的莊思浩與兩位同事一起離開SUN公司,聯手創立BEA,兩年後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公司股票市場價值一度突破300億美元。
最關鍵的是,他當時預見到傳統大型機批次模式無法滿足即時運算的需求,因此發明了「中間件」(Middleware)的概念,它能夠將運算和儲存分佈到多台機器上,從而實現即時存取和處理。儘管他認為這塊業務潛力巨大,甚至可能比資料庫公司還要大,但Sun作為一家硬體公司最終決定不進入此領域。
正是在Sun的支持下,莊先生於1994年創立了BEA Systems,並招募了許多來自Sun的員工。
也許得益於駕駛Ferrari的經驗,莊思浩帶領BEA創造了華爾街的新奇蹟,連續23個季度保持高速增長,打破了ORACLE公司22個季度連續增長的紀錄。
2001年7月,BEA營業額首次跨過10億美元門檻,成為全球第6大獨立軟體公司。從白手起家到10億美元,微軟用了10多年,而BEA用了6年。
這一驕人業績為他贏得了「納斯達克車手」的美譽。然而莊思浩最得意的,卻是2002年10月,美國CIO雜誌給他頒發的「遠見獎」。一同上榜的還有微軟總裁Bill Gates、Dell總裁Michael Dell、Oracle總裁Larry Ellison等。
與黃仁勳不同,莊思浩的財富累積集中在BEA的出售,後續並未持續創業或擔任上市公司CEO。
回顧Alfred的經歷,我們可以提煉出在矽谷生存的關鍵法則:
首先,速度是王道。Alfred將其後的投資公司命名為 Race Capital,正是強調「如果你行動不夠快,你根本就沒有機會」。
其次,要有從零到一的遠見。正如Alfred當年預見網路將顛覆一切,今天的矽谷需要洞察下一個「從零到一切」的顛覆性技術,例如當前的AI人工智慧浪潮。
第三,必須建立「真實業務」。快速發展固然重要,但最終公司必須能夠產生現金流和股東價值。
第四,對軟體公司而言,建立最頂尖的團隊是成功的基石,CEO 的首要任務就是不斷地招募和吸引人才。天使投資和指導其他創辦人是矽谷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於新公司的起步和發展。
Alfred在 BEA 被收購後,成為了一位活躍的天使投資人,投資了近200家公司,專注於幫助那些技術型創辦人。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颱風韋帕吹襲本港,當局「超前部署」進行應變,特首稱超前部署「絕對是對的」,你是否認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