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5
香港樂齡科技新設計︰智能電動輪椅及智能防感染流動乾廁,全球應對老齡化策略與挑戰
老齡化已成為全球不少國家正面對的挑戰,世界各地正積極探索因地制宜的策略和方案,力求達致老有所為和持續貢獻社會。
以建立智慧國為目標的新加坡,就把護老政策重心集中在「終生學習」方面。該國自2016年便成立「全國樂齡學苑」(The National Silver Academy),旨在為銀髮族提供廣泛的學習機會,擴大他們的興趣並保持身心活躍,尤其是掌握數碼科技的應用。2023年又推行「Age Well SG」,這項由衞生部、國家發展部和交通部跨部門領導的國家計劃,致力優化長者的居住環境和社區,包括為低收入長者在居所內安裝無線警報系統(AAS),建造長者社區護理公寓,提供社交活動、健康檢查、家居維修協助及全天候的緊急服務,更打造「友善街道」,建造凸起的斑馬線、無石壆行人路、延長綠燈過馬路時間、時速40公里行車限速路段,以及增加有蓋公共巴士站及行人路等,方便長者出行,鼓勵與社區保持聯繫,同時感到社會的關心和重視。
日本自2007年經已進入超高齡社會,為解決護理人手嚴重不足的問題,政府大力提倡研發人工智能與人形機械設備,以鼓勵長者居家安老。根據路透社報導,日本早稻田大學早前研發一款由AI驅動的人形機械人,既可輔助長者起床、穿襪子,又能完成炒蛋、疊衣服等簡單家務。雖然這款產品仍在試驗及優化階段中,最快要2030年才能推出市場,但已被視為未來照顧者的好幫手。
近年來,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持續嚴峻,至今65歲以上的長者人口已超過175萬,佔總人口的23.3%,當中「以老護老」的貧窮長者人數超過58萬,情況令人關注。為及早識别及支援高風險照顧者,政府在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建立跨專業、跨機構的照顧者資料庫,又推出多項措施加强地區支援,惟目前服務範疇零散,未能全面切合照顧者或獨居長者所需,要對症下藥,及早應用人工智能(AI)及廣泛使用樂齡科技方為上策。
為推動銀髮經濟,香港積極鼓勵樂齡科技研發。如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初創研發了智能電動輪椅,除可實時偵測和分析障礙物,確保使用安全,還能在緊急情況下向照顧者發出警報,為長者提供額外保障。另一理大初創研發的智能防感染流動乾廁,就將便廁椅結合感應器和專利一體式設計,產品不但降低細菌傳播風險,還為照顧者節省七成以上的清潔時間,特別適合行動不便或需要隔離的長者使用。
此外,政府的創科應用基金最近也將資源擴展至適合家居使用的樂齡科技產品,計劃把合適的產品供長者及護老者借回家中使用。期望產品的申請門檻能切合大眾需求,同時提供全面技術支援及指導,好讓長者樂於應用。同時,期望中港兩地的初創企業加強研發合作,推出更多貼心的樂齡科技產品和服務,助長者享受到更舒適稱心的生活。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專訪》陸叔:ATMXJ邊隻要買邊兩隻要避,泡泡瑪特點部署► 立即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