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5-09-04

愉快教養 | 如何成為優秀家長

  家長總希望孩子能健康愉快成長,除了養育孩子、使孩子溫飽外、在孩子的情緒、社交和個性發展中,優秀的家長還發揮以下四方面的角色:

 

一、培養「成長心態」

 

  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的研究指出,擁有「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的孩子,相較於有「固定心態」的孩子, 前者更認為自己可以透過不同的經驗和努力,令自己進步和成長, 而後者則認為個人能力主要是天生的,較難改變。因此在面對挫折和不愉快事件時,「成長心態」能讓孩子明白自己可以透過學習及運用情緒管理的技巧,幫助自己平復及恢復過來。

 

二、充當行為模範

 

  根據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孩子會經觀察模仿學到新的行為。研究發現,孩子多視家長為主要模仿對象,在情緒管理中,即使孩子知道有其他可能更好的策略,仍然會選取家長常用的策略。因此,要孩子做好情緒的自我管理,當家長感到情緒不穩,也需要恰當地運用合適的情緒管理技巧,來調節自己的情緒,成為孩子學習的模範。

 

研究發現,孩子多視家長為主要模仿對象(Envato)

 

三、授調節技巧

 

  當家長自己出現負面情緒時,會運用合適的情緒管理技巧來調節自己情緒;同樣地,當孩子情緒波動時,孩子也可以運用情緒管理技巧來幫助自己處理情緒。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樹立為模範來讓孩子觀察外,亦宜向孩子教導及示範如運用不同情緒調節的技巧,而非留待孩子出現激烈情緒時,才指摘孩子不懂得控制自己。

 

四、引導自我調節

 

  當孩子感到不開心、出現負面情緒時,很多時都不能夠及時想起自己早已學過的情緒管理技巧,因為思考所需的理智,已經被當時當刻的情緒淹沒。此時家長可先安撫孩子,再提點他運用學習過的技巧, 並與孩子一同深呼吸、想想其他開心的事情、提醒可以暫時離開現場等,引導孩子慢慢地調節自己的情緒。

 

  按:此文引用《親子相處的魔法——愉快教養100招》,由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林俊斌副教授及張溢明先生合著。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 憑獨家優惠碼【ETN2508】,購物滿$500即送免費禮品► 了解詳情

更多親子理財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養育孩子 #親子 #親子理財 #愉快教養 #教養孩子 #養育孩子 #情緒管理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