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9
KOL的價值
分享一下KOL的價值,又或者作為網友的態度。當中並不包括主力消閒、娛樂與輕鬆的一類,這些類型讓網友可以消磨時間、放鬆心情,看完很治癒。這篇文章集中討論一些知識型或資訊型的KOL,他們有幾類說得上能創造價值。
第一類是新聞消息的分享,這類KOL需要分享最新資訊才有意思,又或者分享一些主流傳媒與普遍香港不能看到的新聞,最好是第一手資訊,甚至乎是insider。理論上,此類KOL需要一批記者幫忙跑新聞才能做到,如果只是重複舊聞,把大家熟知的新聞讀出來,那就無意思,價值有限。當然,有些KOL只是轉述其他傳媒新聞,三分材料加上七分幻想,讀新聞時加入個人推測,效果猶如「躲於別人櫃桶內偷聽」似的,一樣很多捧場客。
第二類是幫手整理或過濾資料,始終每天全球有很多新聞、很多資訊,若KOL可以做好過濾與fact check工作,再作總結,亦相當有價值。試想,每天海量的資訊,當中可能只有一兩成是關鍵。真正的工夫在於如何收集資料,判斷哪些重要,再提供總結,省下很多網友的時間。
第三類是知識的分享,例如網上教彈琴、畫畫之類。這類KOL價值明顯,重點是需要作適當定位。以彈琴為例,平台可以針對不同階段教學,目標網友可以是完全不懂彈琴的一群,又可以是懂彈琴到熟練再到專家的一群,按市場需求,再作分類與分享。
第四類是提供評論與分析,尤其政治KOL,應提供不同角度,哪怕帶點偏激。作為一位網友,不同角度都聽聽,讓自己在思考問題時更全面,是培養出獨立思考的好方法,顯示懂得利用平台的價值。相反,若網友只會偏聽,讓自己思維愈來愈偏激,平台價值自然變得很有限。
作為KOL,應向網友輸出價值,達至雙方皆有進步。(Envato)
說到財經KOL,特別欣賞一些能夠捉到大環境轉勢的一類,這類KOL多能兼顧宏觀環境與政治形勢。於大多數時間,股市、樓市會周期性上落,過去數十載如是。能看透周期,KOL的價值已很不錯,當大環境出現轉勢,這是更高層次見真章的時候。「今次不同了」是對是錯,往往正是高手功力所在,若發現有KOL能輸出此等價值,定必要珍惜。
然而,這類轉勢話題,往往會變成不少KOL喜歡談的話題,因為它們最吸睛,例如早前談到的香港玩完、金融中心遺址、港樓再跌七成等。始終,於現今網上文化之下,太持平及中庸的分享,沒太多賣點,當題材談到轉勢、大危機,立即衝上熱搜榜。整個KOL文化,任何事情都被說得比現實更嚴重,做網友要小心。
最無價值的財經KOL是派冧巴的一類,他們講投資時會把功課貼出來給網友抄。何解無價值呢?以前已經分享過(見連結)。偏偏大部分網友就是追尋這類KOL,惟有說一句:「成功永遠是少數人」。
相關連結: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