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0
極端天氣 | FOCUS | 暴雨熱浪殺到埋身,侵侵「解放」溫室氣體
繼北京密雲暴雨造成重大傷亡後,最新全力戒備的輪到江浙滬;此外,繼瑞士冰川崩塌、美國德州洪災後,極端高溫同時侵襲全球多地……極端天氣威脅與日俱增,惟特朗普政府周二(29日)提議撤銷對6種溫室氣體的「危害」認定,並恐缺席11月的COP30聯合國氣候峰會,勢令人類應對極端天氣的前景更趨複雜。
密雲重大傷亡,上海嚴陣以待
「黑雨」周二(29日)突襲香港近兩小時,其中東區一小時降雨量最高達99毫米。相比之下,北京北部山區經歷的強降水,持續147小時,其中密雲區最大降雨量超過540毫米,釀重大人員傷亡。隨著颱風「竹節草」今日凌晨在浙江舟山登陸,江浙滬將直面大到暴雨,僅上海一地就轉移安置逾28萬人。
北京密雲區最大降雨量超過540毫米,釀重大人員傷亡。(AP)
除了暴雨,國家氣候中心預測,華東、華中、西南、新疆等部分地區,8月上中旬的最高氣溫可能突破歷史同期極值。農業部亦警告,部分地區的高溫和乾旱狀況可能潛在影響秋糧生產。
此外,熱穹頂效應籠罩美東、南歐,其中紐約、佛州等地的體感溫度直逼49攝氏度,葡萄牙、希臘、意大利等地山火頻發。
提案廢溫室氣體「危害」認定
今年正值《巴黎協定》簽署十周年,面對極端天氣威脅與日俱增,如何確定下一個十年的減排計劃,11月將於巴西揭幕的COP30被視作人類應對氣候挑戰的分水嶺--抓住「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低於2度」最後的窗口期,成敗或在此一舉。
美國環保署最新提案,擬廢除奧巴馬時期對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危害」認定。(AP)
何解?皆因研究測算,人類實現50%機會將全球暖化限制在1.5度的全球碳預算(可排放的最大累積二氧化碳量)僅剩2050億噸,料在未來5年內耗盡。
不幸的是,位列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國的美國,環保署最新提案,擬廢除奧巴馬時期對二氧化碳、甲烷、臭氧、二氧化硫等溫室氣體的「危害」認定,從而終止對汽車廢氣、發電廠、商業建築等的排放限制。
天氣衍生品市場對沖氣候風險
此舉意味著,特朗普政府就應對氣候變化的態度進一步倒退,並恐加大未來極端災害、糧食/能源短缺、疾病死亡等風險。數據顯示,去年自然災害和惡劣天氣造成的全球損失高達4170億美元。
為對沖風險,一邊是資金追逐應對極端天氣的潛力公司,例如太陽能發電公司Nextracker、分散式能源供電公司Bloom Energy年初至今股價分別升77%、56%;另一邊則是中國、印度等國政府推動發展天氣衍生品市場,對沖相關行業的氣候管理風險。
分散式能源供電公司Bloom Energy年初至今股價升56%。
當極端天氣成為新常態,惟華府反其道為高碳排放產業鬆綁,恐將全球拖入更深氣候危機。奪命的暴雨、高溫、乾旱,距離你我那麼遠,這麼近。
撰文:金子安
【你點睇?】議員張宇人認為若飲食業更早輸入外勞,本港應可避免倒閉潮,你是否認同? ►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