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6
OpenAI進軍硬件市場!奧特曼攜手蘋果傳奇設計師Jony Ive,研發無屏幕AI裝置挑戰iPhone!
OpenAI雖然是生成式AI市場的領頭羊,但隨著Google、Anthropic等主要對手的AI模型不斷進步,使其技術護城河逐漸縮小。為求再度拋離對手,執行長奧特曼決定押注於AI硬件:豪擲65億美元買下由蘋果(Apple)傳奇設計師強尼·艾夫(Jony Ive)創辦的設計公司「io」,以研發新一代AI裝置。這不但是OpenAI成立以來最大的收購案,更標誌著OpenAI 正式進軍消費電子產品領域!
Read More
iPhone殺手來了!AI Pin重新定義AI操作體驗,將是智能手機終結者、還是短命潮流玩意?
OpenAI備戰上市?轉型公益企業,背後竟藏IPO野心!與金主Microsoft展開股權博弈!
蘋果淪為AI賽道吊車尾!Apple為何陷入落後困境?拆解AI增強版Siri延後推出的真正原因!
io員工全加入OpenAI研究部門
OpenAI在2025年5月21日宣布,以全股票交易方式併購io公司。根據雙方協議內容,OpenAI將支付價值50億美元(約390億港元)股票給io,加上2024年第四季買下該公司23%股權的交易,收購總價接近65億美元(約507億港元)。這宗交易仍有待監管部門批准,可望於2025年夏季完成。OpenAI特別強調,執行長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手頭上沒有io股份,以免有利益衝突之嫌。
io是Apple前設計總監艾夫與另外3位蘋果前高層於2024年攜手成立,包括:前設計副總裁埃文斯·漢基(Evans Hankey)、iPhone和Apple Watch設計主管唐譚(Tang Tan)、以及曾參與開發熱門電郵軟件Mailbox的斯科特·坎農(Scott Cannon)——這4人正是最初制定蘋果產品設計風格的主要班底。
透過這次合併,漢基、唐譚、坎農、以及io旗下一眾工程師、技術專家、產品開發專家、物理學家和研究人員,合共55人將加入OpenAI的研究和工程部門,圍繞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研製一系列嶄新產品。
奧特曼(右)與艾夫(左)相交多年,兩人均想創造出超越智能手機的新一代AI裝置,於是決定合作。(圖片來源:OpenAI官網)
Lovefrom承包OpenAI產品設計
至於靈魂人物艾夫,則不會加入OpenAI,而是留守在自己創辦的另一家設計公司「Lovefrom」。該公司是艾夫在2019年離開Apple後所成立,再出已累積不少大客戶如:Airbnb、Ferrari NV等。Lovefrom擁有多名曾參與iPhone和Mac作業系統介面設計的前蘋果設計師,包括:Bas Ording、Mike Matas、Chris Wilson等。
儘管Lovefrom並不在今次收購之列,但將會承包OpenAI所有產品的設計工作,包括:ChatGPT介面改善、以及硬件產品外形設計。為求專注與OpenAI合作,Lovefrom承諾不會承接新客戶的設計案,只會維持與現有客戶的合作關係;換言之,OpenAI等於一次過獲得兩家設計公司,為其設計新一代AI裝置。
艾夫在Apple擔任設計總監多年,代表作計有iMac、iPod、iPhone、iPad、以及MacBook Air。(圖片來源:翻攝OpenAI官方YouTube影片)
嶄新AI裝置助用戶擺脫屏幕依賴
奧特曼構想中的AI裝置,能夠感知用戶周遭環境,外形上不會特別引人注目,可放入口袋或擺放檯面。他希望,它可以成為繼iPhone與MacBook之後,用戶檯上必備的第三款電子產品。他強調,該裝置絕非智能眼鏡,而是要幫助用戶擺脫對屏幕的依賴:「智能手機屏幕限制了AI潛能,新裝置應更注重語音、手勢、環境感知等互動模式。」據悉,奧特曼曾向內部員工透露,新產品的出貨目標為1億部。
被譽為最強蘋果分析師、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已看過這款AI裝置的原型機。它的體積略大於AI初創Humane在2024年推出的AI Pin,外形就像iPod Shuffle 般小巧優雅,可以掛在頸上隨身攜帶。它將配備用於環境偵測的攝影鏡頭和收音咪,但不具備顯示屏幕,但可連接智能手機和電腦,使用其運算和顯示功能;在量產前,其設計和規格仍可能會作出改變。預計該裝置將於2027年量產,或許會在越南組裝和出貨。
OpenAI將成為Apple最強對手
OpenAI與io合併,承受最大衝擊的不是其AI賽道上的對手如Google或Anthropic,而是其合作夥伴Apple——收購消息一出,蘋果股價同日下跌2.3%。事實上,Apple在AI發展上正處於落後位置,外界對其AI裝置的競爭力非常憂慮。昔日Apple產品設計大將艾夫,如今倒戈為OpenAI設計新型AI裝置,尤其是產品設計方針是讓用戶遠離屏幕,更令蘋果投資者深感不安。
另一邊廂,OpenAI股東則十分看好艾夫與其頂尖設計團隊的加盟,認為可以幫助提高公司品牌溢價,以及擴大產品差異化。有分析師認為,合併完成後,OpenAI將獲得軟件與硬件雙線營收的優勢,為日後IPO上市奠定良好基礎。同時,這宗收購案也被市場視為AI產業從純軟件競賽,轉變為軟硬件整合較量的關鍵轉折點。
奧特曼表示,傳統電子產品已不能滿足AI發展,期望艾夫可以設計出真正符合AI時代需求的人機介面。(圖片來源:翻攝OpenAI官方YouTube影片)
AI硬件發展難,AI Pin失敗停產
然而,要造好AI裝置殊不簡單,此前已有不少失敗案例。Humane AI Pin同樣強調無屏幕互動、語音控制,但推出後卻惹來大量負面評價如:AI回應速度慢、電池續航時間短、長時間穿戴容易過熱、以及產品定價過高,導致銷量慘淡;後來Humane被HP收購,產品現已停產。
另一款AI裝置Rabbit r1縱然宣稱賣出逾10萬部,惟卻被人批評語音辨識不準、電池續航力差、應用軟件支援有限、甚至存有資訊保安漏洞,以致活躍用戶比例不高。由此可見,市場尚未出現一款真正好用的AI裝置。
這情況就像當年iPhone面世前,智能手機依靠難用的觸控筆操作,以致遲遲未能普及。到了2007年,艾夫設計出具備電容觸控屏幕與Home按鍵設計的iPhone,主打指尖觸控與手勢操控,造就智能手機全民普及的盛世。究竟艾夫能否複製iPhone的成功,創造出真正解決用戶痛點的「AI界iPhone」,開啟AI裝置大流行的新時代?絕對叫人翹首以待!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