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2
法國:一場緩慢燃燒的財政危機
法國總理貝魯領導的政府正走向倒台。9月8日的議會信任投票幾乎注定要失敗,這將是法國一年多一點時間失去的第三位總理。面對政治社會亂局和四分五裂的議會,總統馬克龍不大可能辭職,而是考慮任命一位新總理。然而,任何新總理都將繼承前任的致命困境:推動預算緊縮計劃以維持財政平衡,是無法完成的任務。
反對派勢力強大,極左翼與極右翼勢力立場強硬,幾乎不可能達成妥協。解散議會、重新選舉的風險巨大——去年夏天的選舉教訓深刻,不僅無法產生出一個擁有多數黨的議會,還將國家推向更深的僵局。極右領袖勒龐萬一上台,更可能改寫法國歷史。懸峙議會成為常態,政府效能幾近癱瘓。貝魯雖預言無所作為將把法國拖入希臘式債務深淵,但卻無力打破僵局。
財政紅燈頻閃,結構性痼疾積重難返。法國的公共債務佔GDP比率已從10年前的94%飆升至114%,在歐元區僅次於希臘和意大利。更令人憂心的是,其財政赤字佔GDP比例已是歐元區最高,債務在快速積聚。貝魯提出的438億歐元緊縮計劃直指要害,但是懸峙政府根本無力作出任何結構性改變,因為有改變就會有痛苦,就會失去選票。
法國總理貝魯(左)面臨下台,總統馬克龍(右)料不會辭職。(AFP)
如今法國國債的借貸成本甚至已高於債務狀況顯著改善的希臘,法國前總理關於市場情緒可能如英國特拉斯時期般快速轉向的警告絕非空談。然而,法國自1974年以來從未實現過預算平衡,她的傳統優勢產業風光不再,而在新興產業如雲計算、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領域幾乎空白,在可預見的未來也無破局的希望。
馬克龍本人面臨聲譽與政治遺產的雙重打擊。他2017年當選時承諾彌合分裂,如今卻成為政治僵局的中心人物。他去年貿然解散議會的決定,進一步削弱了議會支持基礎,加劇了當前困境。貝魯若倒台,相信馬克龍也不會辭職,議會懸峙的局面無法破除,看守性質的政府實為跛腳鴨,國家在無明確方向的狀態中繼續沉浮。
當前路徑下,法國財政狀況可能將持續惡化,債務比率持續攀升。在議會處於弱勢地位的政府,意味著任何實質性的財政整頓方案都難在議會獲得通過。在法國機制下,如果無法通過預算,上一年的預算會成為下一年的預算,以維持政府運轉(今年便是如此),但這只是延緩而非解決問題,法國面臨一場緩慢燃燒的財政危機。
今天法國還可以在債市找到資金,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市場信心可能發生突變,借貸成本急劇上升隨時可能觸發債務危機。當市場融資渠道顯著收窄、融資成本高企變得難以為繼時,慢性病便會急性發作,12年前的歐債危機就是這個劇本。由於歐元區的獨特架構,歐洲央行在救援行動上也可能遲緩,進一步加大救援成本。
法國債務危機,在目前尚未到必然的地步,但是惡化中的債務陷阱、寸步難行的政治困局,加上經濟和收入的停滯,的確在醞釀災難的雞尾酒。法國正在蒙著眼睛走向懸崖,IMF請準備。
本文純屬個人觀點,不代表所在機構的官方立場和預測,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