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6
移民英國|英國職場默契:不求做得快,寧願做得準,切忌恃熟賣熟及裝懂
移英後投身職場便會發現,在香港自以為很基本的「職場默契」,在英國完全行不通,很多在香港職上的「加分」習慣,在這裏未必有用,甚至會被扣分。
英國職場重視「過程」
在香港工作多年,不少上司都要求打工仔「做得到,做得快」,只要結果好,很容易得到上司信任;在英國職場,結果固然重要,但上司更重視你「如何達到結果」,開會時要清晰闡述你的工作過程,需要以邏輯與透明度來說服他們,有別於以往「做了再說」,而是偏向「先講清楚,再跟著做」。
準確度先於效率
香港職場講求效率,寧願做到70分先交功課,等待客戶回應再細執,英國卻恰恰相反,寧願慢工出細貨,也希望先做足100分。如果交得太急而有小失誤,反而會被與質疑沒有看清楚細節。
相信很多移英港人都很難適應英國人緩慢的工作效率,其實也跟他們的職場文化有關——寧願慢慢做,也不想出錯,然而慢不代表不出錯,當一個國家效率低又多失誤,應該要反思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人情不等同信任
香港始終是人情社會,當大家食過幾次飯,對彼此的真實個性有更深的了解,工作時也更易溝通,甚至對方會較容易包容你的小失誤,但在西方世界,他們在職場上界線分明,即使覺得你「人很好」,也不代表信任你的工作表現,他們始終有一份客觀的「計分表」,要建立信任便視乎員工是否守時,郵件內容是否有條理,能否跟上工作進度,開會提出的意見是否有跟進等。
信任是基於長期合作所累積的工作表現,而非食過幾次飯,飲過幾次酒能夠建立的,當然交際也是職場上重要的技能,但「恃熟賣熟」則是英國職場的大忌。
切忌「不懂裝懂」
香港職場要給人一種專業形象,很多時候都不能「示弱」,即使一知半解,都會「頂硬上」,在英國職場「不懂裝懂」卻是大忌,他們認為在不理解的情況下虛心學習,在做錯的時候坦承自己的過失,才是職場上的專業表現,畢竟人不可能事事都懂,最重要的是肯認真問,識得「補位」,讓上司看見你的成長,這樣反而更容易建立信任。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Bonus】賞你利嘉敏親筆簽名新書《逆齡生活日常》► 立即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