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3/07/2025

同床異夢的「乾婚」!合營一個家而衍生的掛名夫妻,是社會的錯?

  近來學會了一個新詞彙——乾婚,用來形容一些有名無實的婚姻狀態。

 

  聽說這個詞彙最先是出自北京、上海等中國內地一線城市,並有向四方八面蔓延之勢。簡單來說,我們一直憧憬的婚姻是以愛為基石,構成密不可分的夫妻關係;而「乾婚」正好相反,它以法律為本,名義上是夫妻,實質卻是各自修行,輕則同床異夢,像工作夥伴一樣經營著所謂的家,重則分房甚至分居,保留夫妻名份但過著如同單身的日子。

 

  夫妻之間何以變成有名無實?有人歸咎於社會經濟壓力,長時間高壓工作,下班後累得散架;連休息都不夠,哪有夫妻間談情說愛的餘閑?久而久之,情感上的疏離令親密度下降,導致關係從內至外枯糜。

 

  為何不索性離婚?部份原因也是源於經濟壓力。樓市波動,一旦離婚,把夫妻合力購買的房子沽出,不知會否虧損,賣樓對分得來的資金,亦未必足夠買回愜意的新居。就算租屋,獨居的生活成本比起二人同住時大大增加。想到這裡,已令不少人打消離婚的念頭,他們寧願強忍下去,在同一屋簷下各不相干,也總好過獨自回到未知的起點。

 

  也有些稍具經濟能力的夫妻,為了名義上的家庭完整,或是純粹滿足父母要求,選擇了保留雙方法定配偶身份,但同時卻過著形同單身的分居生活。我認識一些長輩,夫妻其中一方甚至已移居至其他國家,在他們眼中,看破不說破,既然已沒打算認識新伴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婚姻變成這樣子吧……

 

  偏偏,乾婚在內地年輕族群中居然得到廣泛認同,甚至形成了新趨勢。他們意識上開始接受婚姻裡頭不必有愛,它是個工具,用來解決社會壓力、父母壓力、友儕壓力、財政壓力。結果,「乾婚」不再只是形容空心化的婚姻,而是體現一種合夥形式的契約關係,除了分擔日常家務外,有些「夫妻」更一早擬定好財產協議,婚內使費和資產如何攤分,就算他日真的離婚,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爭拗。

 

  乾婚帶來了甚麼影響?無愛的夫妻關係,雙方內心仍然有所缺失,同時也帶來了猜疑和不安。對方會遇上真正喜歡的人嗎?到時候我會被拋下嗎?萬一單方面出現財務問題,另一方還可以獨善其身嗎?假如我對他投入真感情,是否太天真?

 

  欠缺親密感的關係,出生率低是意料之內。即使有些掛名夫妻被迫令傳宗接代,但父母關係疏離對這些小孩的成長也會有負面影響;從父母身上,他們永遠看不見愛情應有的甜蜜模樣,將來並到喜歡的人亦未必懂得如何相處。

 

  一段健全的婚姻關係裡,我們往往互相分享、傾訴、承諾,成為對方的心靈支柱,建立了難以取締的情感依靠;伴侶的存在,給我們提供了滿滿的情緒價值。當你選擇乾婚,便等於放棄了愛情的美好,向現實生活低頭妥協。然而,乾婚有給過你更好的人生嗎?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有人毫無退路被迫走到乾婚這田地,只能歎句無可奈何;但年輕族群興起乾婚嘛?大概又是另一種形式的躺平,放棄再為愛情奮勇角力……

 

  我們無法去定義別人的人生,但乾婚真的有比單身好嗎?這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颱風韋帕吹襲本港,當局「超前部署」進行應變,特首稱超前部署「絕對是對的」,你是否認同?► 立即投票

Screen Sensations

You May Also Like
#情感關係 #兩性 #掛名夫妻 #乾婚 #兩性關係 #婚姻 #Love Philosophy
More on Sex & Love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關稅戰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