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指
  • 26,128
  • -356
  •  大市成交 3,237億
  • 期指(夜)
  • 26,242
  • +109
  • 高水114
  • 國指
  • 9,303
  • -141
  • 紅籌
  • 3,996
  • +3
  • 科指
  • 6,195
  • -184
  • 上證
  • 3,828
  • -25
  •  成交 9,279億
26/09/2025 10:39

《品中資-羅國森》中國版QE,威力媲美樺加沙?

  2024年9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以及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幾位主要負責人,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公布一系列支持資本市場的重要舉措,包括創設兩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促進中長期資金入市、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等等。

  我當時形容,這是中國版或具中國特色的QE(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也是市場引頸以待的「放水」行動。

  前日當超強颶風樺加沙正面吹襲中港台的時候(其實,樺加沙除了襲港之外,台灣和大陸廣東沿岸也受到樺加沙不同程度的侵襲),這個中國版的QE剛好滿一周年。

  去年這個時候,我在本欄寫過一篇題為《中國版QE威力驚人》的品評,特別指出,所謂的中國版QE,主要體現在兩項結構性的貨幣政策工具。當時我是這樣說的:

  「第一項工具是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只要是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和保險公司(由證監會、金融監管總局按照一定規則來確定),可以使用他們持有的債券、股票ETF、滬深300成分股等資產作為抵押,從中央銀行換入國債、央行票據等高流動性資產,但套取的資金只能用來買股票。

  首期的操作規模是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未來可視情況擴大規模,即是還可以再來5000億元,甚至第三個5000億元。

  第二項工具是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該工具是引導商業銀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貸款,利率只是1.75厘,但只限用於回購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首期額度是3000億元。同樣地,如果這項工具用得好,可以再來3000億,甚至再3000億元。

  我曾經指出,最具中國特色的,就是以額度來調節這些政策的力度。再者,這些措施的精準度頗高,因為主要就是要提振股市,但在刺激股市上升之餘,又不會增加貨幣供應,因為那些錢是用資產抵押而借出來的。

  既然中證監的大方向是鼓勵和支持中長期資金入市,因此,可以預期,只要是優質的公司,加上市值偏低,未來股價將會有更大機會上升。

  另外,我在早前的品評中也指出了,自從中央提出『新質生產力』的概念之後,科技股就迎來了『第二春』,只不過,這個『春天』仍未得到雨露的『滋潤』,所以一直只流於空想。但這一回資金來了,我相信,科技股的『第二春』就在眼前了!」

*上證指數過去一年升35%*

  對照近期中港兩地股市的表現,大家都應該相信,這個中國版的QE,確實在發揮作用了,而科技股的「第二春」也正在萌芽了。首先,內地股市最主要指標之一的上證綜合指數,在這一年間上升了35%。如果以市值計,更上升了50%,因為多了很多股票上市。

  至於國企指數和恒生指數,不約而同都上升了40%。個別股票方面,最具代表性的股王兼科技股龍頭騰訊(00700),過去一年更上升了63%。大市成交方面,更由當年的每日1000億元左右,穩定地升至2000億元以上,個別日子更逾3000億元,可見市場確實受到刺激,投資者也積極入市。

*盈富每日都打入十大活躍榜*

  此外,我想特別指出一點,過去一年,無論股市升跌,我留意到,作為亞洲最大、交投最活躍的ETF盈富基金(02800),每日都會打入最活躍股票榜的首五位,有時更是首位或第二位。

  而且,這主要是「北水」的所為。原因何在?我有理由相信,正正因為持有這些優質的ETF,就可以用來抵押,套現的資金再買內地A股。因此,盈富基金是北水其中一個主要吸納對象。

  當然,科技股也是北水掃貨的主要對象。我相信,只要這些優質的科技股升至某一個臨界點,就能吸引外資加入(準確來說是「迫使」外資也要追入,為免跑輸大市)。最新消息就是女股神Catherine Wood(人稱木頭姐)旗下的方舟投資也重新買入阿里巴巴(09988)和百度(09888)等科技股,這算是一個訊號。

  明顯地,這個宏觀形勢已經形成了,而「慢牛」是阿爺最想見到的結果,因為中央政府清楚知道,一個有效率的股票市場,對於重振經濟可以起到很大作用,而當中最重要就是集資和財富效應。

  但我要強調,內地需要的是一個健康有序的股票市場,而不是一窩蜂作短線買賣的市場。經過幾年的發展,內地機構投資者的比例已經不斷提高,即是說,投資者的盲目程度已經有改善(當然未算完全成熟)。

  早前也曾傳出,內地有意加強股市的監控(近一年開戶炒股的數目大增),以防股市過熱。暫時來說,我是不太擔心的,因為經過多年來的「磨合」,內地監管機構與投資者的互動(角力?)已經有點「默契」了(「阿爺」知道股民想賺錢,而股民也要知道「阿爺」的底線),今次的升市明顯是較像樣的,而且可以再延續一段長時間呢!《經濟通通訊社資深分析員 羅國森》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李家超稱現無法律針對濫用輸入勞工的僱主,若用其他方法或「殺錯良民」,你是否認同?► 立即了解

備註︰

即時報價更新時間為 26/09/2025 17:59

港股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由香港交易所提供; 香港交易所指定免費發放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的網站

權證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關稅戰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