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7/2025 10:45
《缸邊麗評-熊麗萍》反內捲兼備兩元素,哪些板塊勝算高
《缸邊麗評》內地多個行業內捲式惡性競爭愈演愈烈,直至近期由行業協會與業內人士協商及尋找共識,加上政府相關部門直接與重點企業負責人約談,「反內捲」行動可望逐步落地。反內捲主要是希望改變目前企業以減價爭銷量的競爭手法,而下一步就是提升產品質素及淘汰產能,大家在炒作「反內捲」概念之餘,以「反內捲」兼具「淘汰產能」+「提質」元素的板塊及個股,勝算應較高。 內捲式競爭不但在新能源車及互聯網平台出現,企業將產品競價促銷,但車企盈利未能同步增長,車企為避免毛利率不斷受壓,便向上游產品供應商拖長帳期,汽車零部件、鋼鐵企業被迫捲入減價競爭,對中小型供應商資金流受影響,及至最近車企協商將帳期設定為不多於60天,避免車企透過壓縮上游供應商的收入來補貼車企減價的損失。部分車企即時面對財政壓力,既要支付上游企業的延遲帳款,也要應對汽車銷售縮減的影響,新能源車股過去兩周的股價壓力,估計於上述因素關係甚大,未來車企需進一步向產品質素及技術提升方面作競爭,這對行業發展反而有利,大型車企在這方面的經營條件應較佔優。 另一個備受爭議的內捲板塊便是外賣平台,阿里巴巴(09988)旗下餓了麼、美團(03690)及京東(09618)透過補貼及發紅包低價競爭,當中部分成本便轉嫁到壓縮騎手收入及提高食肆對平台的回佣。外賣平台發出「0元購」優惠券,消費者免費購買茶飲、咖啡等,造成濫消費,這些實體商家被迫加入內捲,訂單量大增,但利潤微薄,甚或無利可圖。 其實,解決內捲問題早於一年前已提出,如今中央政府相關部門及地區政府正式推動落實及監督,估計可紓緩目前的不理性減價促銷格局。但由於企業仍需時間調整業務策略,短期難以提升企業營收。因此,大家不宜單以反內捲概念為投資考慮。 今次反內捲行動,中央政府同時推動供給側改革2﹒0,這是繼2015年推行供給側改革之後,另一次推動企業優化供給,淘汰落後產能的政策大方向,藉此進一步推動綠色低碳及產業升級。工信部早前已表明將印發新一輪鋼鐵、有色金屬、機械、電力裝備及智能裝備等行業穩增長方案,因此,在揀選受恵於反內捲板塊投資之餘,能受恵於業內淘汰產能,以及企業能提升產品質素及生產技術的企業,才是這一輪反內捲的投資對象,多個傳統行業,包括鋼鐵、水泥、機械設備等值得考慮。《資深財經分析師 熊麗萍》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泰、柬兩國於邊境爆發武裝衝突,你認為如衝突持續升級,中國是否應該介入為地區局勢降溫?► 立即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