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2025 16:30
比亞迪次季盈利倒退遠遜預期,毛利率跌至近3年最低,大行紛降…
《經濟通通訊社1日專訊》比亞迪(01211)上周五(8月29日)收市後公布業績,上半年多賺14%至155億元人民幣,但次季盈利倒退近三成,只賺63﹒6億元人民幣,遠低於市場預期,季內毛利率按季跌3﹒8個百分點至16﹒3%,為2022年以來最低。另集團宣布H股每手買賣單位將由500股更改為100股,9月19日生效。比亞迪績後遭多間大行下調目標價,市場憂慮價格戰對集團盈利影響較預期大,今日股價裂口低開8%,低見105﹒2元,最終逆市跌逾半成,為表現最差藍籌,可否趁低吸納?抑或仍未宜沾手? *中期盈利升14%收入增23%,毛利率跌至18%* 比亞迪公布,截至6月30日止中期盈利155﹒11億元人民幣,按年升13﹒79%,主要是新能源汽車業務增長所致,每股盈利1﹒71元人民幣,不派中期股息。期內收入3712﹒8億元人民幣,升23﹒3%,毛利668﹒7億元人民幣,升18﹒2%,毛利率跌0﹒77個百分點,至18﹒01%。研發投入308﹒80億元人民幣,增長53﹒05%。 集團指,新能源汽車銷量再創新高,按年升逾33%,市場佔有率13﹒7%,升2﹒2個百分點,蟬聯中國市場車企及品牌銷量冠軍、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汽車業務應付帳款及應付票據周轉天數處於汽車行業較低水平,且按年進一步下降,下半年,高端品牌出海是出海戰略重要一環,「騰勢」、「仰望」品牌陸續在多個海外市場亮相,並將逐步面向海外市場發布上市。 *每手買賣單位由500股改為100股,9月19日生效* 另外,比亞迪公布,股份於聯交所買賣的每手買賣單位將由500股H股更改為100股H股,自2025年9月19日上午9時正起生效。 董事會認為,更改每手買賣單位導致每手買賣單位價值減少,可提高H股的流通性及擴大公司股東基礎。更改每手買賣單位將不會影響股東的任何相關權利,符合公司及股東的整體利益。 *中信里昂:季績遜預期銷售進展放緩,降目標價至140元* 中信里昂發表研報指,比亞迪第二季業績遜於市場預期,主要受市場環境疲弱及公司積極投資先進技術但尚未帶來銷售貢獻所影響。不過,公司利潤率已見底,預計年底將出現顯著反彈,2026年將更強勁。主要推動因素包括比亞迪的超級充電和智能駕駛技術獲得愈來愈正面的評價,這些技術正在應用於大眾市場車型;儘管折扣收窄,但訂單增加訊號顯示價格競爭有所緩和;以及出口持續強勁,將成為主要盈利支柱。因比亞迪銷售進展放緩,將其2025年盈利預測下調至425億元人民幣,將H股目標價由161港元下調至140港元,重申「高度確信優於大市」評級,因比亞迪的核心競爭優勢依然完好。 摩通稱,比亞迪第二季盈利遜預期30%,主要受到6月份行業競爭激烈導致價格戰影響毛利率。公司管理層認為盈利應於2025年第三季開始反彈。長期來看,該行對比亞迪的看法不變,特別是其海外擴張,產能建設比計劃提前一至兩個季度。預測海外業務將貢獻比亞迪總利潤約一半,高於今年約40%,將其2025及2026年預測分別下調21%及7%,並將H股目標價由160港元下調至150港元,給予「增持」評級。 *瑞銀:料第三季難迅速扭轉頹勢,降目標價至160元* 瑞銀表示,比亞迪第二季淨利潤64億元人民幣,按季跌31%,按年跌30%,較市場預期低約40%。考慮到第二季出口量佔總銷量23%的情況下,每輛車平均淨利潤4900元人民幣令人失望,相比過去三年維持在8000至1萬元人民幣區間。毛利率下降及研發開支增加是導致業績遜預期的兩大主因。由於7、8月銷售仍然相對緩慢,預計第三季難以迅速扭轉,因此業績遜預期可能導致市場下調全年盈利預測。該行下調其2025及2026年盈利預測30%及21%,以反映利潤率壓力,予「買入」評級,但將目標價由180港元下調至160港元。 大和指,比亞迪第二季純利64億元人民幣,按年下跌30%,主要受毛利率壓力影響。期內收入按年增長14%至2010億元人民幣,銷量按年增長16%至115萬輛。然而,毛利率按年及按季分別下跌1個百分點及4個百分點,主要受價格壓力影響。因此,毛利按年僅增長7%至327億元人民幣。考慮到銷量增長放緩,7月銷量按年持平於34﹒43萬輛,國內市場銷量按年下跌16%至26﹒4萬輛,第三季盈利或將繼續面臨壓力,予「買入」評級。 *野村:今年難有重大策略變更,花旗:降價未能有效提升銷量* 野村指,考慮到競爭加劇、政府的反內捲立場以及比亞迪自身的2025年策略,其2025年第二季業績低於市場預期。由於今年內不太可能有重大策略變更,預計比亞迪將更專注於2026年的關鍵策略。根據2025年至今的經驗教訓,相信比亞迪已做好充分準備。對於2025至27財年,將其出貨量預測下調10至11%,收入預測下調9%,同時將各年的毛利率及營運利潤率預測下調2%,以反映中國汽車市場的最新情況。該行的2025至27財年盈利預測較之前估計下調27至30%,現預測在2024至27財年將實現15%及18%的收入及盈利年均複合增長率。公司長期增長展望仍可持續,2026年預計將出現轉機,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由163﹒67元下調至132元。 花旗稱,比亞迪次季純利63﹒6億元人民幣,低於市場預期的70億至90億元人民幣,以及該行預期的103億元人民幣。估計次季每車淨利由首季的8700至8800元人民幣,下跌至約4900元人民幣。次季業績遜預期主要由於上半年汽車毛利率較預期低0﹒5至1﹒3個百分點,因降價未能有效提升銷量,上半年銷量按年升33%,但按半年比較則跌19%,跌幅較2024年上半年的8﹒8%為大;次季向經銷商支付10億元人民幣特別獎勵;次季資本開支按季升16%至430億元人民幣,上半年資本開支達805億元人民幣,按年升71%;次季研發開支按季增加11﹒5億元人民幣;上半年折舊及攤銷按年升20%,估計次季按季增加10億至14億元人民幣;次季財務收入按季減少5﹒7億元人民幣;其他淨收入及支出按季負面影響1﹒5億元人民幣。花旗將比亞迪H股目標價定於233港元,評級「買入」。 *溫傑:毛利率下跌兼銷售遜預期,比同業更弱勢暫宜觀望*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理事溫傑於今日《開市Good Morning》節目指,比亞迪今次業績較差,之前其股份也已拆散,加上內捲問題,7月汽車銷售又只得34萬架,毛利率下跌的同時,汽車銷售又沒預期那麼多,大家會更擔心第三季或下半年情況。若與同業比較,零跑(09863)由虧轉盈,小鵬(09868)則獲何小鵬增持,比亞迪過去作為龍頭的優勢看似打了折扣。之前比亞迪也被人指為「汽車界恒大」,雖然肯定不是,因比亞迪沒借錢,但整體形象受影響。儘管比亞迪股價已穿位,若未有貨暫宜觀望。 溫傑又指,雖然比亞迪海外市場銷量倍增,但始終公司於內地業務規模大,不能相比,不過這是好事,可能一些二三線國家或歐洲的業務會愈做愈好,但現時內地市場仍屬主要,毛利率及銷售暫未見受太大幫助。他說,公司現時可說是處於尷尬期,內地內捲令毛利率下跌,銷售增長又不及預期,另一方面海外銷量倍增,但基數小。其實,汽車股近幾個月已談不上是市場焦點,涉及內捲的板塊都不是焦點,而在整個汽車板塊,比亞迪會再弱一些,對在現時市況仍要追入弱勢股有保留。 比亞迪今日跌5﹒25%收報108﹒4元,成交121﹒18億元。同系比亞迪電子(00285)公布中期純利按年升14%至17﹒3億元人民幣,收入升2﹒6%至806﹒06億元人民幣,股價升7﹒09%報44﹒1元。其他車股表現各異,理想(02015)升0﹒38%報92﹒05元,小鵬跌0﹒95%報83﹒1元,蔚來(09866)升4﹒64%報52﹒95元,零跑跌0﹒7%報64﹒25元,吉利(00175)跌2﹒25%報19﹒12元,長汽(02333)升2﹒47%報19﹒05元,廣汽(02238)跌3﹒68%報3﹒4元。 撰文:經濟通市場組、採訪組、李崇偉 整理:李崇偉
【你點睇?】普京期望上合組織能形成歐亞不可分割的安全架構。你認為上合是否有實力擔任更重要的全球安全角色?►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