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指
  • 26,290
  • -462
  •  大市成交 3,337億
  • 期指(夜)
  • 24,968
  • -1,314
  • 低水1,322
  • 國指
  • 9,358
  • -172
  • 紅籌
  • 4,036
  • +24
  • 科指
  • 6,260
  • -212
  • 上證
  • 3,897
  • -37
  •  成交 11,321億
10/10/2025 17:37

金管局阮國恒:跨境徵信互通計劃助香港銀行審批逾2.6億元貸款

解讀
免責聲明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核心摘要:
金管局阮國恒表示,跨境徵信互通計劃自2024年5月啟用區塊鏈驗證平台後,已協助香港銀行審批逾2.6億元貸款,並服務超10家機構,4月完成與商業數據通對接。

事實要點:
▷ 跨境貸款審批逾2.6億元(含企業、個人信貸及按揭)
▷ 驗證平台服務超10家銀行及徵信機構(2024年5月上線)
▷ 平台運用區塊鏈及數據代碼驗證(確保資料安全傳輸)
▷ 2024年4月完成與商業數據通對接(優化機構接入方式)
▷ 金管局正制定替代數據使用指引(因應數據源擴大)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表示,對於「跨境徵信互通」業務試點和「深港跨境數據驗證平台」,因應業界的需求,金管局一直與人民銀行合作,推動跨境徵信合作。局方自從去年開始推進「跨境徵信互通」的業務試點,當中有成功案例直接由徵信機構將資料傳輸往另一地的徵信機構。鑑於有些資料較敏感,今年4月起局方也結合了已經上線的「深港跨境數據驗證平台」的應用,優化了試點安排,在流程上加入了驗證平台的步驟,讓這些資料可以經由內地企業及個人客戶授權下在香港獲得認證。

  阮國恒提及,驗證平台運用區塊鏈技術和數據代碼(hash values)進行文件驗證,讓銀行可以快速而安全地驗證用戶自主攜帶的數據。自從驗證平台於2024年5月推出以來,已經服務超過10家銀行和徵信機構,支持銀行辦理開立帳戶、匯款和借貸等業務。驗證平台於今年4月更加成功與商業數據通(CDI)對接,為CDI成員機構提供了更便捷的接入方式。

*試點計劃已取得顯著進展,助香港銀行審批逾2.6億貸款*

  阮國恒指出,透過徵信機構協作,配合驗證平台的支持,試點計劃至今已經取得顯著進展,成功在不同場景之下,跨境傳輸不同類型的企業及個人數據。在信息南向傳輸往香港方面,香港銀行成功獲取具有高度認受性的人民銀行信用報告,協助審批了超過2.6億元的貸款,當中包括企業貸款、個人信貸、房屋按揭等實際場景。至於北向傳輸方面,局方看到對信貸資料的需求也非常殷切,而香港業界亦都完成了多個試點個案,協助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港資企業,以及在深圳工作的港人,獲取內地銀行貸款。

  阮國恒提及,局方迄今收到的香港銀行業界回應是積極的,認為措施有助銀行掌握更全面的徵信資料,在加快信貸審批流程的同時,亦優化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

*銀行在信貸風險評估中利用替代數據提升分析能力愈來愈普遍*

  阮國恒表示,金管局因應最新進展,今日亦會向銀行界發出通函,鼓勵銀行善用「跨境徵信互通」及「深港跨境數據驗證平台」。局方期望業界可以因應實際需要,持續推廣以及不斷完善跨境徵信方案及跨境數據應用,亦可以發掘更多利用數據去推動跨境業務的應用場景,促進兩地企業和個人跨境融資便利化。

  阮國恒稱,與此同時,在全球愈來愈依賴數據推動經濟發展的背景下,出現更多來自不同數據源和不同類型的替代數據。而銀行在信貸風險評估中,利用替代數據提升分析能力亦愈來愈普遍。金管局就銀行使用信貸資料庫內的資料一早已經制訂了清晰的指引,但考慮到替代數據一般較傳統信貸資料更加多樣化,而且數據源亦不斷在擴大,金管局正就這方面制訂額外的指引,希望能夠支持銀行積極使用替代數據,去優化銀行服務和加強風險管理流程,同時亦加強對如何使用客戶替代數據方面的保障。
《經濟通通訊社10日專訊》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 憑獨家優惠碼【ETN2508】,購物滿$500即送免費禮品► 了解詳情

備註︰

即時報價更新時間為 10/10/2025 17:59

港股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由香港交易所提供; 香港交易所指定免費發放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的網站

權證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關稅戰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