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指
  • 26,388
  • +302
  •  大市成交 3,207億
  • 期指(夜)
  • 26,332
  • -55
  • 低水56
  • 國指
  • 9,365
  • +105
  • 紅籌
  • 4,398
  • +18
  • 科指
  • 5,989
  • +101
  • 上證
  • 3,871
  • -5
  •  成交 10,938億
12/09/2025 11:35

《品中資-羅國森》雲與AI阿里常擁有!

解讀
免責聲明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核心摘要:
阿里巴巴(09988)於2025年9月11日收報143.3港元,需升一倍重返300港元高位;8月底業績公布後股價急升逾20%,並發行32億美元可換股票據,80%用於擴建雲基礎設施。

事實要點:
▷ 發行32億美元零息可換股優先票據(80%用於雲基建)
▷ 高德地圖推10億元補貼計劃(目標日增1000萬客流)
▷ 9月11日收盤價143.3港元(較300元高位需升109%)
▷ 高德地圖用戶量級達10億(AI算法生成掃街榜)
▷ 2025年8月底業績公布後股價兩週漲逾20%(115元→143.3元)
  當泡泡瑪特(09992)躋身藍籌股行列,股價由絢爛歸於平淡的時候,另一隻曾經叱咤風雲的大藍籌阿里巴巴(09988)(下稱阿里)竟然出來接力。老實說,我是感到有點驚訝的,因為以過去兩年,即港股見底回升起計,阿里的股價是十分落後的。

  試看看以下的數據,當2020年初掀起科技熱潮時,阿里股價最高曾見300元之上(大約在2020年10月底),而騰訊則升破700元大關,(大約在2021年2月),其後大型科技股受到不同程度的整改,業績一度受壓,令股價陷入低潮。

  自去年初起,隨著大市見底回升,大型科技股的走勢也重拾正軌。但以昨日(11日)收市價計,騰訊只要再升一成左右,就可見700元的家鄉了(昨日收報629.5元),但阿里還要升多一倍才可以返到300元的家鄉(昨日收報143.3元)!

  不要忘記,如果不是8月底公布業績後,股價短短兩星期內急升兩成多(公布業績前股價仍徘徊在115元左右),股價差距就更大呢!

  我還想提一點,其實,有跟進阿里業務的投資者應該知道,阿里股價的轉弱是自從2020年10月螞蟻集團上市遭叫停後開始的。所以,阿里的高位是在這個時候創出來,而不像其他科技股,要等到2021年初才創到高位的。

  自此之後,無論阿里有任何利好消息,例如馬雲現身、架構重組,並揚言當中五大業務會有各自的管理層董事局,還將尋求獨立上市等等,都只能令阿里股價短暫轉強。市場人士戲稱,每次都是阿里給投資者提供的人道走廊,給大家逃生的。

  我作為阿里的支持者,也自然感到難受(當然,我最支持的仍然是騰訊)。去年中我在本欄品評幾隻「新質生產力」概念股的時候,我對阿里就曾經有過這樣的評價。

*曾對阿里管理層失望*

  我一向認為,由於阿里的核心業務是電商,這個跟經濟景氣有較大關係,所以,她的優勢不及騰訊,但我喜歡阿里的原因是管理層的前瞻性。但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我對阿里的管理層也有點失望。

  以阿里的核心業務淘天集團為例,近年她的競爭力也隨著對手增加,以及自身的內部問題而減弱了。因此,去年初,阿里宣布了一個重組計劃,把業務分成六大範疇。

  我形容,這是公司由小變大之後,再由大變小的一個自我修復過程,為的就是重新注入活力,讓公司更加緊貼市場變化,盡快作出應對。

  根據當時的公布,除了淘天集團不會獨立上市外,其餘5項業務都會有各自的董事會和管理層,並且會尋求獨立上市。但結果,到目前為止,仍未有任何一個項目可以在短期內獨立上市(本來說菜鳥會最先上市,但後來又擱置了)。

  市場認為,這個安排可以釋放集團各項業務的價值;因此,消息公布後,阿里的股價曾經彈一成以上,但不久又回落,以昨日(11日)的收市價計,結果又打回原形。

  本來,我對阿里這次重組是抱審慎樂觀態度的,更期待阿里出現第二春。但現在看來,這個期望可能又落空了。我當日曾經建議,對阿里沒有信心的投資者,應該趁當時的反彈減持。現在看來,這個建議是正確的。

  不過,對我來說,我尚餘的小量阿里持股,我仍然會持有一段時間,因為阿里開始派息了,估值又跌至13-14倍左右的市盈率,再跌的空間應該不太大。無他,因為我對阿里還是有一點憧憬呢!」

*聚焦消費AI+雲初見成效*

  各位,當看到阿里於8月底公布的最新業績,以及其後的一連串動作後,我對阿里的信心又恢復過來了。

  首先,單論業績計,過去一季的因為聚焦消費和AI+雲的戰略,實現了強勁的增長。阿里重新整合自己的消費平台,加強即時零售業務的推廣,結果產生協同效應,「激活」了平台上的客戶,令下單量創了新高。

  所謂的「即時零售業務」就是阿里旗下高德地圖推出的,基於用戶行為而產生的「高德掃街榜」。高德還啟動了「煙火好店支持計劃」,透過發放超10億元人民幣出行和消費補貼,目標每天能為線下餐飲及其他服務業帶來1000萬的客流。

  「高德掃德榜」是基於高德10億用戶量級的導航洞察,並依託她的AI算法,綜合評估用戶的導航行為、到店評價等,計算出用戶對於店舖實際評價,形成真實可信的美食生活服務榜單。

  簡而言之,阿里就是將高德地圖AI化,但這一切都需要資金的支持。到了昨日,阿里就公布發行一批總值32億美元的零息可換股優先票據,年期7年,換股價至少會有六成溢價。而且,阿里還會在期權市場安排一些衍生產品交易,以避免因發行新股而出現的攤薄效應。

  而集資所得,今次更明確地表示,八成會用於增強雲基礎設施,包括擴大數據中心、升級技術及優化服務以滿足增長需求,其餘兩成則用於拓展國際商業營運。我感到,這兩大用途正是阿里要加強的範疇。

  其實,幾年前我已經指出過,阿里的「第二春」,只有靠「雲」,也只有守得「雲」開,才可以見到月明!這一次,阿里應該是在這條路上邁步向前了,股價真的可以看高一線了。

  只要有錢,對阿里來說,「雲與AI」,絕對可以常擁有!
《經濟通通訊社資深分析員 羅國森》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中國上周舉行閱兵,特朗普隨後周五簽令將國防部更名為戰爭部。你認為兩者是否相關?► 立即投票

備註︰

即時報價更新時間為 12/09/2025 17:59

港股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由香港交易所提供; 香港交易所指定免費發放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的網站

權證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