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指
  • 26,623
  • +495
  •  大市成交 3,091億
  • 期指(夜)
  • 26,647
  • -58
  • 高水24
  • 國指
  • 9,454
  • +151
  • 紅籌
  • 4,022
  • +26
  • 科指
  • 6,324
  • +129
  • 上證
  • 3,863
  • +34
  •  成交 9,682億
29/09/2025 09:11

陳茂波:今年本港IPO總額近1500億元排全球首位,中港資本市場現良好聯動效應

解讀
免責聲明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核心摘要: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2025年9月29日宣布,香港今年IPO總額近1500億港元居全球首位,恒指累升逾30%,日均成交超2500億港元,再融資額為IPO近3倍,中港資本市場現聯動效應。

事實要點:
▷ 2025年香港IPO總額近1500億港元(全球首位)
▷ 恒生指數累升逾30%、日均成交額超2500億港元
▷ 首8個月再融資額為IPO集資額近3倍
▷ 14家H股在港上市後A股日均成交額增28%、股價升15%
▷ 香港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第三(與前兩名差距2分及1分)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網誌提及,香港在最近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與首兩位(即紐約及倫敦)的得分差距分別進一步收窄至僅2分和1分,繼續位列全球第三、亞太區之首。

  陳茂波指出,香港在多個細項排名全球第一,包括「金融科技」、「營商環境」、「基礎設施」及「聲譽及綜合」。這些都顯示在中央的大力支持、港府和業界的共同努力下,本港金融實力持續提升,並獲得國際認同。

*今年本港新股集資總額排全球首位,中港資金市場現聯動效應*

  陳茂波認為,今年以來本港金融市場表現亮眼。例如新股集資(IPO)總額至今接近1500億港元,全球排首位,而且國際長線資金參與度明顯增加。港股氣氛暢旺,恒生指數今年來累計上升超過30%;交投創歷史新高,每日平均成交額超過2500億港元。今年首八個月,上市公司的再融資額更為IPO集資額的接近3倍,反映香港市場的深度與活躍度。

  另外,新股活躍、資金匯聚以及交投暢旺,也利好了A股的表現,本港與內地資本市場出現良好的聯動效應。陳茂波引述港交所統計指,自去年9月以來,14家H股在港上市後,其在內地相關的A股日均成交額,整體漲了28%,其A股股價亦平均上升了15%。可見,更多優質、計劃出海的內地企業赴港上市,不但有助加快其國際業務的布局、增加營收、提升國際知名度和可見度,更可讓香港與內地金融市場更好的相互成就。

*中國金融市場仍具巨大發展空間,本港金融監管機構推多項合作項目*

  陳茂波表示,現時香港、上海和深圳三地股市的總市值,大致與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GDP)相等;然而,美國兩大股市的總市值則超過其GDP的兩倍。這對比顯示中國的金融市場仍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可更廣闊、更深入服務實體經濟的需要,也清晰地指明了香港所肩負的使命與箇中所蘊含的潛力。

  在港府的統籌下,相關金融監管機構合力擬備了《固定收益及貨幣市場發展路線圖》,上周由證監會與金管局聯合發布,圍繞債券及貨幣市場的一級市場發行、二級市場流動性、離岸人民幣業務及新一代金融基建四大方面,提出了十項具體措施,目標是將香港建設成為全球重要的固定收益及貨幣產品樞紐。

  另外,金管局旗下的「迅清結算」(CMU OmniClear)將與港交所(00388)合作,研究讓投資者在單一平台集中管理及抵押股票和債券等不同資產,包括「互聯互通」下的資產。我們亦正與瑞士、阿聯酋等地市場建立連接,並推動離岸中國國債成為更多清算機構的合格抵押品。證監會亦正研究交由市場建立和營運的債券電子化交易平台的可行性,並積極推動在香港建立商業回購市場和中央交易對手制度,從根本上提升市場的流動性與效率。
《經濟通通訊社29日專訊》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使用優惠代碼【ETN1WWS】,選購五星級酒店級海鮮► 立即瀏覽

備註︰

即時報價更新時間為 29/09/2025 17:59

港股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由香港交易所提供; 香港交易所指定免費發放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的網站

權證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關稅戰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