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指
  • 24,221
  • +149
  •  大市成交 2,402億
  • 期指(夜)
  • 24,174
  • +1
  • 低水47
  • 國指
  • 8,725
  • +47
  • 紅籌
  • 4,092
  • +42
  • 科指
  • 5,269
  • -34
  • 上證
  • 3,455
  • -3
  •  成交 5,431億
25/03/2025 08:54

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方案中午公布,傳傾向「封頂」每年1萬

  《經濟通通訊社25日專訊》公立醫院收費改革今日中午公布詳情。消息人士指,今次改革並非「調整收費」,而是改革資助模式;目前高達97﹒6%的公營醫療整體資助率,在改革落實後會維持達90%。據了解,日後急症室會按照5類病人分流標準,實施兩級制收費,除危殆及危急者免費,其餘人士收費將提升至私家診所水平,即可達約400元。 *放寬減免機制下資產及入息資格*   消息稱,改革並非「加價」而是要增加保障,包括增設住院門診「收費上限」,病人全年最多只需付1萬元診金連藥費,若病人應付費用高於上限,可向醫院管理局申請無需繳交「超額」的費用。據悉,政府目標是五年內每兩年一檢,分階段落實改革。   此外,當局又會優化醫療費用減免機制,放寬資產及入息資格,基本上合資格申請公屋住戶,亦可申請到豁免。 *林奮強:公營醫療制度已到臨界點*   醫管局管治及架構改革委員會成員林奮強估計,政府可能會將「封頂」金額,訂在中產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的2%,即是大約1萬元,相信市民會比較容易接受。他又認為,即使公立醫院的非危重服務加價,但在「封頂」機制下,市民仍能獲得保障。他舉例指,市民在公立醫院接受磁力共振掃描等小型服務需花費數千元,使用較大型的服務就需花費數萬元,但「封頂」機制下,市民最終只需支付1萬元。    林奮強指出,大部分西方國家向民眾徵收的薪俸稅,已包含醫療費用,但政府每年所獲薪俸稅只得約700億元。較市民繳交的薪俸稅多出40%,長遠非政府能夠負擔,加上本港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現時長者數目達170萬人,20年後或會增加100萬人,公營醫療制度已經到了臨界點,今屆政府未有將收費改革,留待下屆政府處理,形容是勇敢,亦是多年來首次走出第一步。 *林正財:封頂機制是中庸之道*   本身是醫生的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表示,以往不少中產人士反映,擔心患癌症等重病,要花天文數字金額治療,若要服用自費藥物,負擔更大。他相信,建議中的「封頂」機制是中庸之道,讓長期病患者及重症病人,毋須擔心要付高昂醫藥費,接受服務時可更安心,避免因收費問題而拒絕進行某些檢查。(cl) 

【你點睇?】梁振英認為業主須放棄主宰心態,減租「做旺個市」。你是否認同?► 立即投票

備註︰

即時報價更新時間為 03/07/2025 08:20

港股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由香港交易所提供; 香港交易所指定免費發放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的網站

權證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