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指
  • 26,128
  • -356
  •  大市成交 3,237億
  • 期指(夜)
  • 26,244
  • +111
  • 高水116
  • 國指
  • 9,303
  • -141
  • 紅籌
  • 3,996
  • +3
  • 科指
  • 6,195
  • -184
  • 上證
  • 3,828
  • -25
  •  成交 9,279億
26/09/2025 12:30

小米發布17系列手機獲大行唱好,股價反急插半成可以點部署?

解讀
免責聲明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核心摘要:
小米2025年9月26日發布17系列手機及5款生態新品,起售價4499元人民幣,續航為iPhone兩倍;YU7電動車交付逾4萬輛,自研芯片計劃投入500億人民幣,股價當日跌5.47%至56.2元

事實要點:
▷ 自研手機SoC計劃投入500億人民幣(2021年重啟)
▷ YU7電動車交付逾4萬輛(7月6日啟動)
▷ 股價單日跌5.47%收56.2元(成交121.32億港元)
▷ 小米17起售價4499元(7000mAh電池)
▷ 2027年計劃在歐洲銷售電動車(未公布車款)
  小米(01810)全新小米17系列手機昨晚正式登場,揚言「加量不加價」,續航幾乎為iPhone的兩倍。小米創始人兼董事長雷軍昨晚發表年度演講又提到小米YU7自7月6日開啟交付以來,已交付超過4萬輛,並指小米自2021年重啟造芯,計劃至少投資十年及投入500億元人民幣。發布會後小米獲多間大行唱好,其中高盛上調目標價至66元,惟小米昨日已偷步炒上,今早反急插逾半成,可否趁機吸納?應如何部署?
 
*小米17系列手機起售價4499人幣,續航幾乎為iPhone兩倍*
 
  小米昨晚發布「小米17系列」新旗艦手機,分為Pro和Pro Max兩種型號,前者售4499元人民幣,後者則為5999元人民幣,即日開始預售,明日上午10時正式開售。新機價格比幾星期前蘋果年度新推出的iPhone 17基礎款便宜過百美元。小米17採用6.3英寸小尺寸,超大半圓角,搭載7000mAh小米金沙江電池,續航幾乎為iPhone的兩倍。首發搭載第五代驍龍8至尊版,採用第三代3nm製程工藝,主頻達史上最高4.6GHz,支持徠卡光學專業三攝。
 
  小米同時發布5款「人車家全生態」新品,包括小米S Pro Mini led電視、米家冰箱Pro、三區洗衣機、路由器和音箱。
 
*雷軍:自研手機SoC至少投入500億人幣,小米YU7已交付逾4萬台*
 
  另外,小米創始人兼董事長雷軍昨晚發表「2025年度演講」,雷軍表示,2021年小米重啟造芯。今年5月22日,小米「玄戒O1」及其搭載的智能手機與平板已正式發布,又指自研手機SoC,至少要堅持十年、至少投入500億人民幣。談及芯片,雷軍回顧指,小米造芯始於2014年的松果電子。然而,在「澎湃S1」正式發布後,公司曾艱難地決定暫停SoC芯片的研發。小米從這次挫折中總結經驗,認為自研手機SoC只有做最高端,才有一線生機。自研芯片亦需要手機團隊的協同支持。
 
  雷軍同時宣布,小米新款SUV車型YU7標準版原規劃續航620公里,但經去年底多次長途實測,用戶反饋仍感不足,為消除里程焦慮,公司決定取消該版本,將原835公里「長續航Pro版」改名「標準版」,續航增加逾200公里,定價維持不變。自7月6日開啟交付以來,小米YU7已交付超過4萬台。
 
  此外,在周三(24日)舉行的國際發布會,小米宣布2027年將會在歐洲市場銷售電動車。小米集團副總裁、首席營銷官(CMO)許斐表示,小米考慮在歐洲設汽車展示室,雖未透露首款進軍當地的車款,但指未必會為出海全新設計車款,而未來將考慮在當地設廠。
 
*高盛:料受益高端滲透及海外擴張,升目標價至66元*
 
  高盛發表研報指,小米在中國市場推出旗艦智能手機系列小米17,並在國際市場推出小米15T系列,關鍵產品規格符合預期及先前披露,將目標價由65元上調至66元,維持「買入」評級。小米秋季發布會強化其在智能手機、電動車及AIoT領域的競爭力,17系列的定價策略及YU7交付加速顯示市場需求強勁,HyperOS 3.0及AIoT保修升級進一步提升用戶黏性。儘管中國家電市場基數高企,預計小米將受益於高端滲透及海外擴張,股價上行空間仍存。
 
  花旗稱,小米推出最新旗艦手機小米17,令人印象深刻。此外,小米汽車正式推出客制化服務,有望進一步提升電動車平均售價/利潤率。小米17規格強大、設計出色且電池容量大,極具競爭力,有望在4000至6000元售價區間獲得市場份額,較佳的產品組合可能穩定毛利率壓力,接下來的智能手機出貨數據可能支持雙位數增長。下一催化劑包括2025年第三季度業績、電動車新版本發布,予「買入」評級。
 
*大摩:小米17系列高性價比料銷量強勁,予目標價62元*
 
  摩根士丹利表示,憑借優質與高性價比,相信小米17系列銷量強勁,並助力加速小米提升在高端智慧手機領域的市場佔有率。另外,小米已在其電動汽車業務中啟動專屬定制服務,儘管初期月產僅40輛,但相信該服務將成為其一項核心競爭優勢。一旦新電動汽車工廠的利用率提升,該模式預計推廣至大多數車型,幫助小米維持穩健的新訂單流,維持「增持」評級,目標價62元。
  不過,野村指,雷軍未提供玄戒芯片將推出的任何更新,亦未提及新電動車型號的時間表及產能擴充計劃,發布會缺乏亮點,維持「中性」評級及目標價61元。
 
*溫鋼城:利好因素已反映料續徘徊50至60元,宜待回調再吼*
 
  iFAST Global Markets投資總監溫鋼城於今日《開市Good Morning》節目指,小米周三晚於德國也舉行了發布會,介紹小米估值及銷售情況,昨日則由雷軍主持發布會,今日於中午12時及晚上8時還有產品發布會。其實,無論作為電器或電子產品供應商,小米都能做到「平靚正」,於德國的發布會亦提到2027年會出海,即YU7及SU7會有出口版,當時就獲在場人士鼓掌好幾秒,可見全球都極期待小米出口汽車,雖然小米汽車之前發生燒死人意外惹來很多人謾罵,但其實沒多少間車廠的汽車未試過著火,相信小米汽車要解決鎖車門問題也不太難,應對銷售影響不大。事實上,小米汽車性價比的確很高,於紐柏林北環賽道跑出7分02秒圈速,一般車沒這樣的速度,可說是以60萬價錢買到幾百萬享受。
 
  溫鋼城續指,小米在基本面方面已表現不錯,但上述利好因素大家都已在眼前,亦已知道有甚麼新產品推出,就算小米手機用甚麼芯片或鏡頭有多靚也好,亦在預期內,而現在已不是要排隊買電話的年代,拉動作用未必很大,當然要再看開售時反應,若反應真的非常雀躍,可能再升多段,挑戰早前高位61、62元,若沒甚麼特別料仍於50、60元之間徘徊。小米有三四個頂處於約60元,短期宜待其回調下來再買,若有貨則可繼續持有,終有一日會破頂,惟最大升浪應已於去年造出,今年算是「慢牛」上升,故60元也要上試幾次。
 
  小米半日跌5.47%收報56.2元,成交121.32億元。其他科技股也普遍下跌,阿里巴巴(09988)跌1.69%報169.1元,騰訊(00700)跌0.39%報647.5元,美團(03690)跌0.68%報101.6元,京東(09618)跌1.67%報135.3元,快手(01024)跌1.6%報76.9元,網易(09999)跌0.68%報232.8元,惟百度(09888)升0.3%報132元。
 
撰文:經濟通市場組、中國組、李崇偉 整理:李崇偉
《經濟通通訊社26日專訊》

【你點睇?】李家超稱現無法律針對濫用輸入勞工的僱主,若用其他方法或「殺錯良民」,你是否認同?► 立即了解

備註︰

即時報價更新時間為 26/09/2025 17:59

港股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由香港交易所提供; 香港交易所指定免費發放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的網站

權證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