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 首季經調整純利升64.5%,電動車及AI經營虧損收窄至5億人幣
小米(01810)公布截至今年3月底止首季純利為109.2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161%,每股基本盈利0.44元;非國際財務報告會計準則計量,經調整淨利潤106.8億元,按年增64.5%,勝預期。
(資料圖片)
期內,收入按年增47.4%至1113億元,亦勝預期。毛利率22.8%,按年升0.5個百分點。
小米首季電動車及AI創新業務虧損按季收窄
小米公布截至今年3月底止首季業績,收入按年增47.4%至1113億元,勝預期。
按業務分部劃分,智能手機業務收入506億元,按年增長8.9%;毛利率12.4%。其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4180萬台,按年增長3%。根據Canalys數據,期內小米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前三,市場份額為14.1%,連續第19個季度排名全球前三。另小米期內智能手機平均銷售單價(ASP)為1211元,創歷史新高,按年增長5.8%。
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收入及毛利率再創新高
期內,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收入323億元,按年增長58.7%;毛利率25.2%,提升5.4個百分點。該分部收入和毛利率再創歷史新高。互聯網服務業務收入91億元,按年增長12.8%;毛利率76.9%,提升2.7個百分點。
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毛利率按季升2.8個百分點
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分部總收入186億元,當中智能電動汽車收入181億元。另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分部毛利率23.2%,按季上升2.8個百分點。此外,首季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分部經營虧損5億元,較上季虧損7億元收窄。
期內,Xiaomi SU7系列交付新車達75869輛。公司指出將擴充產能,目前Xiaomi SU7系列累計交付量超25.8萬台。
小米指出,自首季起,「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經營分部更新為「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
小米盧偉冰:YU7發布後,有興趣人士多於SU7時的3倍
小米合夥人及總裁盧偉冰在網上業績會議上指出,目前旗下首款電動SUV「小米YU7」市場反應不錯。他披露在上周四(22日)技術發布會後,留下資料(留資)的有興趣人士數目為發布SU7時的3倍,好於預期,加上首次留資用戶相較高出60%,反映YU7較SU7有留存更多用戶以外,亦吸引更多新用戶,因此對YU7更有信心。他亦重申,YU7將於7月正式上市。
目前汽車產能不俗
至於兩款車系比較,他認為,就算YU7上市後,基於SU7訂單表現仍然不錯,兩者產品訂單比例亦不俗。他續表示,目前SU7系列訂單非常穩定,包括4月交付量逾2.8萬輛;SU7 Ultra截至昨日鎖單量逾2.3萬輛,遠高於當初的1萬輛銷量目標。
基於交付量每月上升,可反映產能表現非常不俗。對於全年交付量35萬輛目標,他稱現仍保證全力實現該目標。
今年研發投入料達300億元人民幣
小米連續兩季收入逾千億元人民幣,盧偉冰形容為「本輪高速增長的開始」,由於小米於過去數年為將技術「硬核化」,繼之前數年堅持增加研發投入,且今年研發投入料達300億元人民幣,以提升小米產品競爭力,如增設工廠;提升品牌力等。他亦認為,中國市場未來是處於極高速發展。
撰文:經濟通採訪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