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今日焦點股#開市Go#AI
2025-08-19

私有化 | 鄧浩然:私有化——一場股東之間的博弈

  《然之有物》近年,香港股市掀起了一股私有化熱潮,單計2024年就有超過十家上市公司成功私有化。究竟上市公司大股東為何選擇私有化?

 

  首先解釋一下何謂私有化。私有化是指上市公司得到要約人全面收購其股東持有的股份,並取消其在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地位。不少讀者可能會有疑惑,要令公司成功上市不易,大股東為何會提出私有化,主動放棄公司的上市地位?

 

  要明白這個問題,就必須從大股東的角度出發,分析私有化對他們的好處。私有化的公司一般都會有些共通點,例如股價持續低迷以及整體缺乏成交。對於上市公司大股東來說,維持上市地位的目的之一是希望可以通過資本市場再融資,但如果公司股價低迷又缺乏成交,要再融資就相對困難。在這種情況下,為甚麼要花費額外成本維持上市地位?畢竟維持上市地位的成本不菲,每年動輒幾百萬甚至上千萬港元。

 

私有化 | 鄧浩然:私有化——一場股東之間的博弈

單計2024年,就有超過十家上市公司成功私有化。(Envato)

 

  當然,私有化往往並非單從成本的角度考慮,大股東甚至有可能從中獲利。試想一下,一家上市公司股價低迷,不代表她的業績一定不好,也不代表她沒有優質資產,可能只是因為種種原因未有被投資者發掘出來,而公司的「底蘊」只有大股東最清楚,因此當一家上市公司被市場嚴重低估,往往就是大股東出手的時候。至於大股東在私有化中可以獲利多少,則取決於公司的資產價值、現時的股價以及大股東準備提出的收購價。舉例來說,如果公司淨資產的價值是20億元,而市值只有5億元,大股東自然有動機提出私有化。如果以溢價30%提出收購小股東持有的25%股份(約需1.6億元),一旦私有化獲通過,大股東帳面可以獲利約3.4億元,可謂非常吸引。

 

  如果從小股東的角度出發,私有化究竟是好是壞?這很大程度取決於大股東出手是否慷慨,具體而言是大股東在其收購方案中提出的溢價(即高於現時股價的幅度)。從過往的私有化案例顯示,大股東在收購方案中均會提出不同程度的溢價,這是可以理解的,除非大股東的收購價具有吸引力,否則小股東不會支持收購方案。

 

  那麼,怎樣的溢價才算合理?一般私有化的門檻愈高,收購的溢價亦會隨之上升。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私有化的門檻是比較高的。根據《公司收購及合併守則》,私有化最少要得到75%出席股東大會及投票的無利害關係股東贊成,以及不得超過10%無利害關係股東反對。過往有不少上市公司曾多次提出私有化均被否決,足見私有化並非大股東有足夠財力就可以單方面決定的事情,小股東在過程中絕對舉足輕重。因此,要成功私有化,必須提出一個讓大股東和小股東均滿意的方案。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 鄧浩然

#私有化#港股#上市公司#溢價

相關資料 - 

異動股

異動股

08112

基石金融

0.150

異動股

09660

地平線機器人-W

9.030

異動股

02050

三花智控

31.580

備註︰

報價延遲最少15分鐘,資料更新時間為 28/08/2025 15:54

延伸閱讀

財經熱話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