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01/08/2025Text: IdaPhoto: Ida

澳門雙年展2025|是藝術家也是遊客?專訪香港藝術家白雙全,三日兩夜的新版《谷之旅》

距離感,是藝術也是生活課題

 

  旅遊或遊客身份,經常在白雙全的創作中出現。他被英國Tate Modern永久收藏的作品《與視覺無關的旅行》(2008),便來自他全程蒙眼的五日四夜馬來西亞之旅。他坦言:「代入遊客的身份壓力較小,因為較抽離。我覺得這樣我可以在一個城市作為一個外人,用比較真實的身份在當地和他人互動。例如,我們帶著藝術家的身份來澳門,究竟是做甚麼?實在很難回答。但是你帶著遊客的身份來到,一切都好順理成章,所有事物都和你產生關係。我就是由這個起點開始思考,分道揚鑣,又再次聚合。」

 

  《谷之旅(2025 澳門版)》,籌備時間約半年,拍攝則選在雙年展揭幕前不久的日子,取其即時性及在地感,他笑說:「藝術家代入遊客的身份會怎樣創作呢?所以這件作品我只用了三日兩夜的時間來做。」剛好是一次短線遊的時間。香港與澳門交往頻繁,兩地居民對彼地既熟悉又陌生,藝術會否成為彼此溝通的另一道橋樑?

 

英國Tate Modern收藏並長期展出白雙全的《與視覺無關的旅行》(2008),亦是以旅遊為題材。

 

白雙全指遊客的身份讓他有一個真實的身份在當地與人互動。

 

  除了實踐充滿創意的旅遊路線,他又將現實中不可能實踐的旅行通過藝術形式實現,例如他的名作《擺放在家中的海平線》:在維港地圖上畫了一條橫線穿過多個海岸,再到每個海岸收集一樽海水,將這些水樽平排在一起,便出現了一條現實中不可能出現的連續海平線。

 

  這種充滿幽默感的另類觀光,令人反思物理距離與心理距離,也是藝術家的拿手好戲。白雙全解畫:「距離感,是我一直以來處理的主題。人在不同的關係之中的距離,怎麼定位,我就是將它發掘出來,透過視覺的手法呈現。」

 

  今屆雙年展的主題「嗨,你幹甚麼來了?」確是非常適合白雙全來回應。我們再來看看其他藝術家以怎樣的作品回應主題:

 

「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5」開幕禮,冠蓋雲集。

 

宋東的《非問非答》(2025)。

 

林嵐的《來自星星的潔癖菌》(2025),將澳門藝術博物館地下的廁所換上紫外光燈並擺放植物及奇石,非常幽默。留意,廁所如常開放使用。

 

今屆有四名澳門藝術家參展,其中一位是黃詠瑤,作品《十二重樓》(2025)叩問當代人的身心靈韌性。

 

日本藝術家山內祥太的《面孔星球》(2022)。

 

 葡萄牙藝術家Rui Calçada Bastos的《我尚未將自己遺忘成石頭》(2021)。

 

徐冰的《衛星上的湖泊》(2021),人類首部在外太空拍攝的定格動畫。

 

 

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5「嗨,你幹甚麼來了?」

日期:即日至2025年10月19日

地點:澳門冼星海大馬路澳門藝術博物館

門票:免費參觀

詳情按此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Bonus】賞你利嘉敏親筆簽名新書《逆齡生活日常》​​► 立即參加

Screen Sensations

You May Also Like
#Art & Culture #藝術家 #白雙全 #藝文薈澳 #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5 #Artcation #澳門雙年展2025 #谷之旅 #藝術 #香港藝術家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關稅戰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