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評論  |  
國金點評  |  
中國點評  |  
港股點評  |  
期貨/商品  |  
窩輪/牛熊證  |  
ETF  |  
外匯  |  
基金  |  
強積金  |  
地產  |  
圈中人語  |  
最愛專欄

加入最愛專欄

鄧浩然(Mike Tang)為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同時持有香港執業會計師、中國註冊會計師及特許金融分析師(CFA)等專業資格。鄧先生資本市場實戰經驗豐富,尤其擅長港股IPO,曾協助多家內地企業成功赴港上市。鄧先生曾常駐深圳工作多年,對大灣區的經濟發展非常熟悉。鄧先生亦經常接受主流財經媒體採訪及發表署名文章,分享對資本市場發展趨勢及焦點話題的看法。

09/10/2025 09:05

《然之有物-鄧浩然》A+H上市,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事項?

  近期香港新股市場的良好勢頭持續,僅在9月最後一周,就有約60家公司遞交了上市申請,當中A股上市公司佔了24家,由此可見A股上市公司赴港二次上市(A+H)的熱潮,已成為香港新股市場的主要動力。事實上,2025年至今,已有超過10家A股上市公司成功在港二次上市,正在審批的公司數目更超過75家。筆者參與多個A+H項目,總結了一些實戰經驗和市場觀察,趁此機會與各位讀者分享。
 
  首先,上市公司在赴港上市時,應選擇哪種會計準則編製財務報表?根據筆者的觀察,大部分A股上市公司在赴港上市時,均以國際財務報告會計準則編製財務報表。部分讀者可能會好奇,為何不直接採用按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編製、已在A股市場公開披露的財務報表?其實,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的上市規則允許中國境內註冊的上市申請人(包括A股上市公司)以按照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編製的財務報表遞交申請,但大部分A股上市公司選擇以國際財務報告會計準則編製的財務報表赴港上市,主要是考慮到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海外機構投資者佔有重要比例,對這些投資者來說,他們更熟悉國際財務報告會計準則,因此選擇以國際財務報告會計準則編製的財務報表,可以吸引更廣泛的投資者群體,從而提高獲得較佳估值的機會。然而,會計準則的選擇也有其他考慮因素,不能一概而論,尤其是當中國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會計準則存在顯著差異的情況下,上市申請人必須更加謹慎。
 
  另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是如何選擇申報會計師。根據聯交所的規定,如果上市申請人為中國境內註冊公司,其赴港上市的財務報表是按照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編製,加上其聘任的境內會計師事務所已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財政部)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證監)的認可,則該境內會計師事務所可以同時擔任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的申報會計師。但由於大多數A股上市公司在申請港股上市時採用國際財務報告會計準則,因此聘用境內會計師事務所作為申報會計師的情況並不普遍。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在A股聘用「非四大」的公司,在申請港股上市時都會改為聘任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即畢馬威、安永、德勤和羅兵咸)。例如截至2025年9月底,在審的香港上市申請中,有63家A股上市公司的境內審計師為「非四大」,當中接近一半(30家)在遞交港股上市申請時改聘「四大」。這背後的原因是「四大」在香港新股市場有更豐富的經驗,包括對市場環境、市場慣例以及監管機構要求的深入了解。
 
  A股上市公司在赴港上市的過程中,還需注意眾多事項,包括內地和香港監管機構的最新政策和指引。但由於篇幅所限,未能一一分享。當前正值赴港上市的理想窗口,有意把握此機會的A股上市公司應及早作出籌劃,包括根據市場及公司自身情況,制訂上市時間表及選擇合適的中介機構。《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 鄧浩然》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警察小巴「放蛇」捉無佩戴安全帶者,明年起乘巴士不佩戴同樣被罰,你認為政府宣傳是否足夠?► 立即投票

專家陣容
顯示更多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etnet初心不變 風雨無阻 與你並肩投資路,立即加入成為etnet YouTube頻道會員!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 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選購五星級酒店御用海鮮!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 購物滿額即送免費禮品

大國博弈

關稅戰

貨幣攻略

說說心理話

Watch Trends 2025

北上食買玩

Wonder in Art

理財秘笈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

照顧者 情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