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2
在彼得兔故鄉與一位英國紳士的對話
基於二次大戰導致英國國力萎縮,戰後又長期捲入福利主義和鐵娘子的私有化改革之爭,因此當唐寧街的保守黨政府仍致力在香港交接問題上,爭取英國全球利益的最大化時,英國民間卻普遍對此表露出冷感。
進入1997年,不僅英國公眾的視線被即將於5月舉行的大選所吸引,而且據我個人接觸,一般民眾,尤其是年輕人群組對香港問題所知甚少。因此,當英國媒體開始增加香港交接儀式的曝光頻率時,大部分人對此「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我舉一個例子,在該年4月,我決定到英格蘭湖區(Lake District),也就是彼得兔(Peter Rabbit)的故鄉度過一個短假期,為即將到來的數個月繁忙工作「充電」。某天我來到山區一家英式餐廳,正優哉游哉喝著下午茶,看見窗外駛過來一輛Land Rover四驅車。
當時,在英國駕駛Land Rover的人士往往會被視為具有以下特徵:他們以「英國粗獷風格」為榮,是成功的中產以上人士;事實上,英女王也喜歡駕這款車。餐廳外這位司機是一位中年男子,穿著很講究的英國鄉間風格衣著,看上去一副Pierce Brosnan的紳士派頭。
我看著他走進餐廳,在我身邊的小圓桌旁坐下。那天天氣確實不錯,溫暖的窗光令所有人看上去都很光鮮。他顯然是在好心情驅駛下,先用天氣和我打開了話匣子。當他知道我來自香港時,似乎找對了人般問到:「你倒給我說說,這個香港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英格蘭湖區,右為彼得兔作者Helen Beatrix Potter(互聯網)
這個香港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我被他問懵了:「關於香港的甚麼一回事?」我當時仍假設,像這種有一定年紀,看上去教育水平不低的英國人,或多或少會對香港有所了解。他瞇起眼睛,深思片刻,然後問我:「究竟這個香港,是怎麼跟我們英國拉上關係的?」
哦,原來他適合基礎課程,我想了一會,決定採用一種較為淺白的說法:「話說當年我太公的太公和你太公的太公打了一架,地點在我們村,結果我太公的太公打輸了,於是就簽了這份約……」
我話說到此,Land Rover紳士立即將我打住,說:「我懂了!」然後他給我打個眼色說:「瞧,我太公的太公還是有一些老智慧堪稱有用的,例如永遠不要討論天氣以外的話題!」
彼此開心一笑,繼續享受這美好的英格蘭春天。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習特會」在南韓順利舉行,你認為中美關係是否將會逐漸回暖?► 立即讚好





























